張遼的勇猛遠遠超過了孫權的設想,雖然他血肉之軀沒能直接洞穿孫權的大軍,可他翻江倒海如入無人之地的神勇發揮還是徹底摧垮了孫權軍最後的鬥志。

看著並不算巍峨高聳的合肥城牆,吳軍眾將都感覺到了深深的絕望。

張遼退回城中之後,吳軍這才如夢方醒,趕緊裝模作樣地組織了幾次反擊,可這次他們甚至不敢攀登合肥城, 只能在城下搖旗吶喊,宛如送其張遼回家一般。

又僵持了幾日,孫權在絕望中被迫宣佈撤軍,這次他甚至不敢像之前一樣殿後,而是率先逃走,吳軍後隊逃的逃散的散, 這次聲勢浩大的北伐再次宣告失敗。

躺在車上,孫權似乎終於瞭解了為什麼合肥是自己的天命之城。

有張遼在,吳軍只怕再也不敢攻打這座堅城, 他統治中原執掌天下的雄心壯志也再也無法施展,這對他的打擊遠遠超過了從前。

更要命的是,這次作戰他從頭到尾就沒有一次正常的判斷,太過相信兵力的優勢,完全沒有將敵人放在眼中,這一切種種看在所有人的眼中,這對孫權的威信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之前江東世族就對孫權有些不滿,只是因為孫權的勢力極其強大,又打贏了赤壁之戰,他們才被迫恭順。

可現在孫權在合肥連連失敗,北上的大門被徹底堵死,疆域被限制在江東半壁,這些人若是肯乖乖服從孫權才是天大的玩笑。

撤軍的一路上,孫權都在琢磨該如何分鍋,快回到吳郡的時候,他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如果不是關羽, 此戰必勝!”孫權含恨道,“關羽傲慢無度,破壞盟約,實在是不可饒恕。此人佔據江陵,臂大於股,早晚必受其殃。想要做成大事,需要心無旁騖,先將此獠降服,方能得勝!”

沒錯,就是關羽,就是關羽的錯!

如果不是關羽威脅我,讓我被迫調走了魯子敬,現在也不會變成如此模樣。

孫權心一橫,索性立刻派人給關羽寫信,要求關羽對這次威脅盟友的事情道歉,並交出江陵,保證不再背叛盟約。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孫權在找藉口,可現在全軍士氣低落,這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方案, 連諸葛瑾都連連頷首。

畢竟經歷瞭如此大敗,孫權太需要樹立一個強敵,將所有人的視線投到此人的身上。

“關羽小題大做, 我軍北伐之際居然威脅東征,令我軍功敗垂成,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人傲慢非常,兼有萬夫莫敵之勇,若是繼續讓他坐鎮荊州,早晚必成大難。

此前周公瑾和魯子敬將荊州借他棲身不過權宜之計,我軍現在也該要回荊州,方能保身後無恙。”

荊州理論上不應該有孫權的份,但孫權認為赤壁之戰他們家的功勞最大,南郡也是吳軍上下拼死取得並且借給劉備,現在關羽坐在江陵不僅不感恩,不好好支援孫權,反到因為一點點小事威脅孫權,導致孫權將大量的軍隊調走最終在合肥攻堅戰中失敗,這分明是背叛盟友的行為。

關羽必須交出江陵,否則將直面迎接孫權的怒火!

可以說,之前孫劉雖然有潘璋之類的小摩擦,但大方向上還是非常友善。

可這次索要江陵,意味著孫劉聯盟將徹底撕破臉,暴怒的孫權已經不擇手段,就算讓孫劉聯盟付之東流,他也一定要狠狠教訓一下關羽。

不如此,他難以在江東保持威嚴,更無法給一群拼死奮戰的江東士卒交代。

現在周瑜死了,魯肅又被派去了前線,憤怒和自尊讓孫權已經來不及過多的思考。

他匆匆決定直接撕破孫劉聯盟,並且決定派人去雒陽向曹丕求和,順便給曹丕帶去一個禮物——

“告訴魏王,我願意討伐關羽,也請魏王一定將雲山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