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性子高傲,出身名門的他怎麼可能甘心向馬超低頭,如果能讓他自己選,他寧願投奔韓遂。

可他知道,韓遂和成公英都是頗有智謀之人,若是己方這三萬人到了他們手上,只怕之後真的會變成禍亂涼州的一把利劍,倒是馬超……

馬超有勇無謀,手下沒有什麼靠譜的謀士,之前他能跟韓遂如此巧妙的配合,應該也是成公英在其中排程。

投了馬超,馬超的兵力將瞬間壯大到一個非常驚人的地步,一旦破壞了他和韓遂之間的平衡,一切都還有迴旋的餘地。

只是這樣……率先倡議投降馬超的陳群名聲算是徹底毀了。之後就算有反正的機會,陳群在後世也會變成與呂布一樣的三姓家奴,反覆無常的投機分子。

陳群多年的理想就是推廣自己的九品官人法,讓此成為萬事不移的選人法度。可推廣這個法度,改變現在的察舉制,必須要有陳群過人的名聲為基礎。

可若是陳群作出投降馬超之事,他的人生將留下難以抹去的巨大黑點,就像當年司馬防投效董卓一樣多年來一直為人詬病。

也就是說,這等於放棄了陳群自己的理想。

理想崩壞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這也不難理解為何陳群一夜白了頭,變成如此模樣。

蒯越作為陳群的老搭檔不忍心看著陳群如此難受,果斷地道:

“還是我去吧,長文的九品官人法……”

“算了。”

陳群果斷打斷了蒯越。

“坦之不在我便是全軍統帥,豈能擔當大使的時候向後退縮?我去就我去,異度智謀不凡,可論著名聲嘛未必就比得過陳某。”

說到此處陳群的眼中又露出一絲慚愧之色。

“說起來這些日子,我也常常在想一件事。

我本以為我辛苦編撰的九品官人法乃萬世不移的法度,只要用此法度,就能將天下所有的清名著重之人選入朝廷,天下自然長久太平無事。

可我這些日子才偶然想起,這世上哪有這麼多好事。韓遂當年也是天下聞名的名士,何進都迫不及待想將其聘入府中。

若是我在當年,肯定也仰慕韓遂名聲,想要與他結交為友,誰知道他後來居然變成了如此模樣。”

“此番曹丕反跡已經非常明顯,這麼多名士,就算家門親子受戮,也不敢與曹丕翻臉。

倒是草莽中有無數英傑紛紛起事,拼命要維護著漢家江山。

這九品官人法,還得細細琢磨,絕非萬世不移之法,既然如此我陳群稍稍受些委屈又能如何?”

人心都是肉長的。

陳群當年看不起黔首百姓,不過因為他自幼養尊處優,脫離百姓太久。

進入關中以來,關平軍中人人開始讀書識字,這些日子陳群排程一切,真實的發現除了那些世家豪族清流顯貴,在草莽之中還有無數的英傑。

他們未必就是愚蠢貪婪,只不過因為出身和從小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而比別人稍遜一籌。

如果能讓這些人都能沐浴聖人的教化,大漢一定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光輝燦爛。

這是陳群現在在追求的理想,為了完成這個,他必須保持現在全軍的完整,比起這個自己的名聲又不算什麼了。

“今生能與諸君共扶漢室,實乃我陳群平生之幸,名聲於我,不過是過眼雲煙。

只要能創造一個更好的漢室,日後眾人一定能理解陳群今日苦心,全仗諸位日後扶助了。

坦之很快就回來了,這些日子陳某不過稍稍受些苦楚,這難道還忍不住嗎?”

眾人萬萬沒想到一貫最愛惜自己聲名的陳群居然能說出這種話,這些日子的種種居然對陳群的改變如此巨大,這讓眾人真切意識到,他們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大事。

“願隨陳公共扶漢室,無論勝敗,我等無怨無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