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我讓他走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是孫權在合肥久戰不利,己方損失慘重,國內也出現了重大的問題,一時已經喪失了北伐的動力。
可陸議居然已經到了徐州……
“你是怎麼知道的?”臧霸焦急地問著,顯然已經頗為意動。
關平趁熱打鐵道:
“我跟陸議是至交好友,之前我等在荊州策劃起兵之事,霍峻與我等聯手,在宛城開闢根據地,已經頗有成效。
陸伯言與我相善,知道我的身份,也準備在徐州開闢根據地,只要將軍能回到徐州,與陸伯言聯手,則大事將定!”
臧霸恍然想起,自己之前迎接雲山就是抱著跟雲山聯手瓜分一方攫取更大權力的念頭。
他在青徐周圍有不俗的影響,但也只是在軍事上,對地方的掌握頗為不足。
如果真的能證明陸議親自到來,那臧霸不僅可以順利離開許都,還能公開聚攏自己之前的軍隊,連地方民政都有染指的機會。
他的心怦怦直跳,腦中已經一片空白。
這樣雖然有了藉口,但一步邁出去,之後就沒什麼回頭的機會,他以後就要徹底扮演曾經馬超韓遂的角色,始終是朝廷的一塊心腹大患。
“叔父,現在荊州有樂將軍,關中有小侄,如果東邊再有叔父坐鎮,聯合南邊孫權,待時機成熟,我等一起發作,則大漢可興,國賊將除,叔父也是匡扶漢室的英雄,能名垂史冊,後世永遠受到祭拜,此事何樂而不為?還請叔父明斷!”
理論上關平的條件說實在沒什麼太大的誘惑力。
臧霸能混到現在,平衡尤其重要。
如果他日大漢一統,誰都不會允許他能繼續割據一方稱王稱霸,一個半死不活的大漢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大漢。
可仔細想想,如果曹丕代漢成功,肯定也不會允許他還能繼續在青徐廝混。
是交出權力,安安心心做曹丕的臣民一輩子庸碌下去,還是冒險一試,冒著全家被殺的風險博取一個名垂青史的機會?
臧霸思考良久,終於露出了笑容:
“賢侄這話說的,實在是小看我了。
我早就想匡扶漢室,之前只不過是因為跟劉使君不熟而一直錯過機會。
現在既然知道劉使君大軍已經準備停當,臧霸賊寇出身,為天下人衝在前面又有何不可?誰不想為匡扶漢室做些事情,我與曹賊勢不兩立!”
“哎叔父這是哪裡話。”見臧霸已經下定決心,關平立刻順杆子向上爬,“叔父現在還在瞞著我?伯父和父親對叔父如此信任,肯定別有深意。是不是多年前伯父就讓叔父暫時隱忍不發,等待時機?不然也不會在如此時刻讓小侄來尋叔父。”
“呃……”
臧霸撓了撓頭,表情頓時有些尷尬。
但是片刻之後,他臉上又恢復了從容堅毅之色,肅然道:
“不錯!當年劉使君脫離曹操奔赴徐州之時,我就想要投奔,可劉使君說我若去了不過同敗,還不如暫先控制青徐,待他日北伐再做打算!嗯,想不到坦之居然如此聰慧,連此事都能猜到,當真有云長之風!”
事實到底是什麼不重要,反正臧霸和關平相視一笑,都對此事非常滿意。從關平的話音中臧霸能聽出,他對自己重返關中有十足的信心,也就是說他之前裝出來的種種恐懼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