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之前關平與徐盛、陸議等人談論江東名將,徐盛感慨當年孫策、太史慈都算名將,不過他們都死了,現在江東能稱得上名將的也只有周瑜自己。

周瑜姿容雄偉,心胸開闊,文武雙全,跟他在一起久了就像喝了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會陶醉,徐盛很開心在周瑜的手下做事。

現在周瑜對關平發出邀請,希望關平能加入他麾下作戰。

可還不等關平回應,程普已經兩三步走到關平身邊,一把扯住關平的胳膊,笑吟吟地道:

“不去不去——我聽伯言說起汝斬殺焦觸,好大本事,若是能瞧得起小老兒,就隨我廝殺,咱們不分尊長,若是你能打,我便聽你的!”

程普是右北平人,他之前聽徐盛說過關平很重鄉土之情,便特意用北方口音招攬。

周瑜翻了個白眼,心道誰特麼不是北方人似的。

他從容地一笑:“阿平武藝超卓,只欠軍中歷練。汝與文向投緣,不如先在文向軍中……”

“哎,怎麼說話的?”程普扯住關平又搖了搖,“不行,必須在老夫麾下——阿平如此大功,老夫表他做中郎將,以後獨領一軍。嗯,不來便是看不起我這老骨頭了!”

周瑜跟程普相持不下,一開始只是討論關平在誰那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可後來兩人越說越氣,兩人居然開始互相拆臺。程普被周瑜說的老臉通紅,捏緊拳頭衝上去一副要跟周瑜大戰的模樣。

關平本來也想上去拉架,卻見對面的陸議不著痕跡的緩緩搖了搖頭,趕緊強迫自己坐下。

他又想起剛才諸葛亮眼中的狡黠之色,心思稍稍轉動,似乎想到了什麼。

是啊,周瑜和程普就算有利益相爭也不至於在孫權面前這般失態。

此番出戰,東吳傾國之兵都交給二人統帥,兩人必須展現出一點不和諧的氣氛才能讓人放心。而且眾人都在拉架,孫權卻沒有立刻阻止的意思,他端正的微笑不語,只有兩人眼看就要打起來的時候才舉杯上來,微笑著讓二人落座。

關平又想起陸議說以前進攻黃祖的時候,甘寧跟張昭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也是孫權微笑著說和,之後甘寧感激涕零,在與黃祖的大戰中竭盡全力。

周瑜和程普在孫權軍中的地位極高,估計已經私下摸清了這些套路,他們以前就有點小矛盾,現在索性趁著出兵前借一點小事大吵起來。

這就是……制衡嗎?

也許是江東的固有套路,可關平還是微微有些心寒。

他記得自己的好兄弟陸議特別崇敬孫權,願意為孫權盡忠,關平毫不懷疑陸議的能力,只是……

哎,也不能怪他,他實在是太想上進了。

孫權大概也能猜到周瑜和程普表演的成分居多,但他特別享受這種高高在上掌握一切的感覺,因此笑得更加溫和燦爛。

安撫了一番兩位親信手下,表示對他們的信任一般無二之後,孫權又面向關平,微笑道:

“不知道坦之意下如何?”

關平沉吟片刻,恭敬地行禮道:

“將軍,我想……赴伯言麾下。”

“哦?”

這倒是讓孫權有點意外。

之前關平將所有的功勞送給陸議,讓陸議的名聲大漲,甚至蓋過了他的叔叔陸績,成為了江東陸家最顯赫的那顆星,江東的中小世族看了看荊州中小世族投降後的境遇,也感覺不如先打打看看要點條件,起碼比直接投過去被人鄙視來的好。

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開始紛紛支援陸議,孫權也順水推舟,直接將年輕的陸議封為中郎將,地位與程普平齊。

但這也只是看上去平齊,陸議現在的勢力還遠不如在軍中根基深厚的程普,這次大戰也沒有擔當主攻,關平跟著他,只怕沒什麼立功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關平和陸議之前頗為交好,兩人統領一軍,不太符合孫權制衡的思路。

思考片刻,孫權笑道:

“也罷。本欲讓坦之、伯言在宿將軍中好生操練一番,既然如此……這樣吧,就跟孤一路,先去夏口見見劉使君,再攻襄陽牽制曹賊如何?”

·

江陵,一個身材高大健碩,一身粗布麻衣的老人低垂著頭,行屍走肉一般遊蕩在江陵的街巷上。

他許久沒有回到江陵,印象中這裡是荊州最繁華的所在,就算是冬日,城中也總是熱鬧非凡,四周商人匯聚於此,數不盡的南北貨物透過商人的手送到尋常百姓家。

想起記憶中那濃濃的煙火氣,老人總會會心一笑。

可現在漫步在街上,四周看到的只是一片蕭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