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的氣氛讓曹操現在非常難受。

“如今種種,皆由之前赤壁大敗所致。”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屬官王必毫不避諱地道,“計畝稅法不可更改,若改,則力衰,難以平定孫劉。

徵荊州、徵江南皆需水戰之力,我軍一時難以發揮全力,當以樂進為首,屯駐荊州徐徐圖之,丞相親征漢中,平定後患,再聚全國之力消滅孫劉,方為上策。”

“樂文謙上奏,言只要假其便利,計五年,孫劉可平。

有馬良之謀,雲山之勇,荊州固若金湯,不如再使百姓苦五年,多出錢糧賦稅,丞相先平漢中、涼州諸地,再與孫劉決戰不遲。”

王必雖然不是荀彧這種戰略家,可他對戰事的推演也符合曹操的心意。

計畝稅法這種反向賑災的惡政雖然噁心,但奈何百萬曹軍衣食所繫,不可輕易廢除。

樂進有信心五年內蕩平孫劉,那就給他五年的時間準備,這五年裡先把漢中等地掃平再說。

只是……

曹操想再苦一苦百姓,可現在那些百姓各個好逸惡勞,不願意受苦,寧願逃到山中做賊,也不願意老老實實種地,這讓曹操非常難受。

好在,王必早就想到了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山中賊寇不思報效,自取死道也。

可丞相忘記,北邊烏桓、匈奴、鮮卑尚有青壯百萬,他們之前被丞相降服,若是能耕種,誰願意牧馬劫掠,住在苦寒之地?

不如遷移北邊蠻夷入中原,幾年之後中原自當充實,還有精兵良將可用,豈不美哉?”

曹操想想也是。

這些北邊的蠻夷沒什麼本事,戰力稀鬆平常,可總還有兩膀力氣。

中原多年征戰十室九空,若是徵蠻夷入中原耕種,倒是能解決這個問題。

蠻夷也不是不能教化,當年劉備入徐州的時候他手下有烏桓胡騎千餘,還不是服服帖帖,從沒有搶掠之事。

劉備能控制住這些蠻夷,我曹操憑什麼做不到。

想到此處,曹操喜上眉梢。

“這幾年讓荊州暫守,先從遼東遷移鮮卑烏桓,要快,不得有誤!”

·

曹操覺得自己在荊州非常成功,關平也認為自己在荊州取得了大成功。

徐晃奔赴關中,樂進將荊州大事完全交給了馬良和關平,蔡瑁雖然野心勃勃,可他也知道應該朝向哪邊,因此並沒有阻礙關平等人的好事。

因此劉備軍在名義上雖然只有荊南四郡,可實際上已經掌握了荊州除了南郡之外的其他土地。

只要劉備願意,他一聲令下整個荊州都會改旗易幟,足以將曹操氣的吐血。

可思來想去,諸葛亮還是給關平發信,讓他暫時穩定現在的局面,不求大的變動——很簡單,要是劉備立刻改旗易幟,暴怒的曹操不要命也得跟劉備拼了。

還不如慢慢發展,先按照隆中對的思路拿下益州,等兵強馬壯之後秘密集結,再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雲山的身份現在是劉備軍上下的最大機密,劉備儘量控制秘密,跟關平的聯絡只透過劉惇一人秘密進行,沒有重要任務不能聯絡關平,荊州戰事都可以由關平來自己裁決,劉備現在要做的就是趕緊積蓄力量,利用手上的荊南四郡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