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擔心的就是手下人出工不出力,畏懼關羽的力量不肯救援江陵。

可他收到樂進的軍報,說蔡瑁已經調兵遣將,還立下軍令狀,一定要保護江陵的安全,讓江陵像一顆釘子一樣牢牢扎進荊南腹地,讓孫劉永遠不得安生。

這把曹操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忍不住走出府門,看了看太陽確實是在東邊,又扯了扯自己的鬍子,這才忍不住搖了搖頭。

“怪哉,怪哉。當真怪哉,蔡瑁這廝又沒有山窮水盡, 這是為何?”

王必苦笑道:

“哎,蔡瑁定是感覺劉備若是做大定不會放過他,因此才提前歸順, 如此用心。

此人……嘿,當真該死。”

以王必來看,荊州的江南部分現在根本必要再守了。

就留一個襄陽為南下的支點和北上的屏障,其他各處都撤回江北,這樣能儘可能減少士卒的損失,曹操也知道這樣的用兵方法比較符合兵法正道,很適應現在的形勢。

但他現在位極人臣,挾天子以令諸侯,實質上已經跟天子徹底翻臉。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不能在丞相的位置上再進一步,等他死了,曹家總有不賢子孫,大漢一定會清算他現在的罪過,就算不是天子下令,那些忠於大漢的人也會動手。

再進一步,需要足夠的功勳。

始皇帝一統以來, 大一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如果曹操連掃平六合八荒都做不到, 又有何面目取代已經矗立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現在孫權久攻合肥不下, 劉備還遠遠沒有成氣候,荊州最關鍵的襄陽、江陵兩處依然掌握在曹軍的手上,只要恢復元氣,再來一步,他依然可以透過襄陽和江陵直接將大軍再投放在荊州的戰場上,再次以泰山壓頂的姿態進攻比之前任何敵人都頑強的孫劉。

這讓他不願意放棄。

非常不願意。

“先看看蔡瑁如何。

如果他真的能做出點事情,孤也不吝封賞。

荊州……荊州……”

曹操的目光中頗為灼熱,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塊熱土。

但願這次蔡瑁沒有騙他。

·

樂進一開始還擔心蔡瑁耍花樣,可他萬萬沒想到,蔡瑁居然真的頗為用心,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精銳水軍。

荊州水軍千帆競起,大軍順漢水而下,看得樂進也頗為眼熱,很想登船一起參與戰鬥。

可他還是被馬良拉住了。

馬良說樂進是荊州之主,不可擅動,擅動則危。

作為一個很有文化的武人,樂進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在襄陽每天跟城中的名士一起下棋、飲酒、清談, 絕不能太醉心於戰事,這才能讓人感覺樂進高深莫測,舉重若輕。

樂進從善如流,表示接受馬良的建議,一切都看蔡瑁的表現。

當陽在江陵北邊,並不臨江,當時劉備在當陽外的長坂坡大敗,一路東逃了一整夜才跑到了江邊。

關羽一直就在這江邊的荊城一帶遊弋,不讓曹軍的援軍從漢水上岸,大漢荊州牧、鎮南將軍蔡瑁當機立斷,親自統領大軍,都督雲山、曹丕兩部率軍沿漢水而下,氣勢洶洶地奔赴荊城一帶,就看關羽敢不敢跟他對抗。

關羽手下據說有萬人,可他們只有幾百條船,真打起來施展不開,劣勢很大。

見蔡瑁居然率領數萬水軍過來,關羽軍見水流位置不好,無法發動火攻,也只能且戰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