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蔡瑁的條件(第1/3頁)
章節報錯
蔡瑁將關平請進書房,臉上的表情頓時從和煦變成了恭敬,他居然後退一步,想要拜倒給關平行禮。
關平趕緊伸手攙扶:
“叔父為何如此?”
蔡瑁兩眼通紅,忍不住更咽道:
“蔡某老邁,可總改不了這輕狂傲慢的性子。
此番被小關公好好教訓,以後再不敢如此輕狂無禮。我這年紀大了, 身體也大不如前,之前路過景升墓,深深後悔之前聽傅……聽蒯越擺佈,引狼入室,成了漢室的大罪人。
如今我已經心灰意冷,只盼還能有個為大漢效力的機會, 還請小關公在劉公面前為蔡某求情,請劉公如當年帝舜懲治鯀卻任用禹王一般, 給我蔡家一個報效大漢的機會。”
若不是關平深知蔡瑁為人和他的種種勾當,幾乎要被蔡瑁逆天的演技給矇混過去。
蔡瑁這招以退為進非常精妙,如果劉備真的願意原諒他,正好借他所言下坡,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倒蒯越的身上。他一邊說自己年事已高心灰意冷,一邊又說報效大漢之心非常迫切,求劉備給條生路,分明是不願放棄現在的地位。
就看他想要什麼了。
關平鎮定地道:
“蔡叔父心念大漢,主公之前也常常說起。之前在江陵多虧叔父關照,烏林一戰能擊敗曹軍,叔父也多有功勞。
若是興復大漢,還少不了叔父用心——久聞叔父深得人心,更是精通戰法,不知道叔父以為下一步該如何用兵。”
蔡瑁臉上露出幾分矜持之色,親手給關平添了一碗酒,他粗糙纖長的手指在桌案上有節奏地敲打著,緩緩地道:
“南陽為天下門戶,蔡某在此處的門生舊識不少, 若是能在此處養老,也能照拂一方,多募集些能人為漢室效力,某心願如此,可惜曹操素來提防蔡某,蔡某年老體衰,此事也只能想想了。”
果然是南陽。
關平的眼睛微微眯起來,微笑道:
“若是蔡公肯屯駐南陽,能溝通南北,到也是一樁好事。”
南陽在全盛時一個郡的人口幾乎能趕上幽州一個州,這裡河網密佈,四通八達,在大戰之前的經濟極好,是荊州最富庶的所在。在文化上,江北的南陽也跟江南這些荊楚蠻夷之地不一樣,那裡更貼近中原,不少大儒在南陽講學,文化氣氛也相當不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 南陽都是荊州最好的地方。
蔡瑁早就對此覬覦已久, 但他知道曹操是決不允許自己佔據南陽,之前梁鵠的信上曹操開出的最好條件也是消滅劉備之後讓蔡瑁可以都督荊州諸郡——畫餅都不敢畫太大,足見曹操對蔡瑁的忌憚。
他之前甘冒奇險,又是幫劉備弄回女兒,又是給劉備身邊塞大將,就是看看劉備能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
現在劉備八字沒一撇,吹牛誰不會吹,別說給南陽,把雒陽給蔡瑁都敢說。
但蔡瑁又不傻,他需要劉備給自己一點支援,他相信劉備應該有這個本事,為自己拿下南陽提供一點思路。
不然蔡瑁跟孫權聯合也比跟現在最多隻有荊州四郡(還不全)的劉備聯盟好。
之前司馬孚非常樂觀地認為蔡瑁在烏林之戰中跑路是為了儲存實力,等待一個機會跟當年的張繡一樣攫取更大的利益。只要曹操像對張繡一樣對他,他早晚會直接投誠。
這種態度代表了曹軍中大多數人的態度,樂進和徐晃從之前蔡瑁慌不擇路的模樣上也判斷蔡瑁年紀也不小,估計就是想繼續講條件,獲得比張繡更大的權力,最少混到臧霸的高度。
可向朗恰恰不這麼認為。
他跟蔡瑁年紀相仿,從小一起長大,對蔡瑁的意圖有極其清晰的瞭解。
他非常想做荊州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