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現在還真的能撐得住。

吳軍登陸之後已經形成了泰山壓頂的姿態,一度嚇得曹仁交代了後事。

但在這個關鍵時刻,吳軍的兩位統帥出現了嚴重的矛盾。

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並沒有高下之分。

周瑜雖然敬佩程普,也願意在很多細枝末節的問題上跟程普合作,可他知道攻破江陵的意義重大,誰主誰次關係到歷史的地位和手下的利益分配, 當然不能在這種問題上讓著程普。

程普也佩服周瑜的氣度,可他一把年紀,同樣無法拒絕攬下如此大功的機會。

兩人先是和氣地交流了一番,決定周瑜從西邊攻城,程普從南邊攻城,兩軍都是主攻,不傷和氣。

吳軍主力分成兩股, 在二人的指揮下奮力攻城,一度打的江陵搖搖欲墜, 可那日從早上攻到下午,看眼軍隊士氣不高,程普認為橫豎今日不能破城,乾脆讓手下先撤下來吃點飯,準備明日再戰。

這倒也是符合兵法,他也派人去通傳周瑜。

可週瑜手下士卒更強,在白日的大戰中已經登上了城牆,正在跟曹仁的守軍死戰,他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派人請求程普不要收兵。可這年頭的通訊都是靠戰馬傳遞,等戰馬奔回程普營寨時,程普的兵馬都接到了收兵命令,開始徐徐向後退卻。

曹仁在水戰上雖然一塌糊塗,但他多年大戰,立刻就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他留下牛金守城,自己親自帶著常雕增援城西, 城西的曹軍見曹仁親自到來,立刻士氣大振,甚至開門出城與周瑜大戰。周瑜苦撐不住,已經攀上城頭計程車兵又被一個個扔下城樓,慘叫聲讓全軍士氣潰散,他無奈之下只好後撤。

偏偏這時候程普接到周瑜暫時不要撤軍的請求,思考片刻後改變命令,讓後隊變前隊繼續攻城。

吳軍接到撤退的命令時就已經洩了氣,這次又扭頭回去攻城,自然是不情不願。

守衛城南的猛將牛金抓住機會,立刻率軍出擊,兩軍迎頭撞在一起,吳軍瞬間被衝散,全軍損失慘重。

曹仁擊退周瑜後回到城南,見牛金如此悍勇,索性再次披甲出城,大敗程普,追到了程普的軍營門口狠狠地耀武揚威一陣這才回去。

這一戰吳軍損失慘重,周瑜手下最悍勇的先登銳士被拋棄在了城頭, 被陳矯一介文士帶人趕鴨子一樣屠殺。

程普殿後的精兵被牛金一舉衝散,曹軍從容殺盡吳軍後隊,甚至仔細打掃了一遍戰場,將沒死的吳軍士兵一一斬殺,剝掉他們身上全部衣甲,江陵城中一時歡聲雷動。

包圍攻城居然被人反推到家門口。

這指揮排程跟曹仁指揮水戰已經是差不多水平了。

周瑜氣的牙根癢癢,當即就來找程普算賬,程普也萬分委屈,大罵周瑜貪功,若不是周瑜派人來讓程普留下,程普早就施施然後退,又何必被打成這副模樣。

兩人爭論幾天不,總算暫時達成諒解,認為陣容沒問題,下次幹回來。

兩人捐棄前嫌,這次統一指揮,說什麼不能讓曹仁繼續猖狂下去。

三天後,吳軍再次從南邊、西邊發動進攻。

這次進攻曹軍士氣高昂,抵抗遠遠超過之前每一次,吳軍見勢不妙,又早早開始後退。

曹仁如法炮製,命令手下大將牛金率領三百人出城追擊,爭取拖住敵軍後隊,給吳軍造成一定的殺傷。

牛金在上次作戰中大顯身手,他手下的騎兵也各個士氣高漲,完全不虛江東那些矮種馬和沒接受過什麼正規騎兵對抗計程車卒。

他毫不猶豫出城追擊,緊緊咬住吳軍的後隊,吳軍拼命呼喊怒罵,牛金全然不放在眼裡,還一度動了直接殺入吳軍營寨耀武揚威一番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