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條件倒是有一個(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植心中咯噔一聲,這才發現自己落入了諸葛亮的套中。
他把陳群吹得宛如一個聖人,既然是聖人,怎會因為多年以前的政見不和拒絕跟曾經舉薦過自己的人敘敘舊,這一敘兩人流連忘返觸景生情如膠似漆,之後發生什麼事都是可以解釋的,怎麼能說劉備綁架名士呢?
“亮當年還年少,一直頗為佩服長文的人品學問。
我主帳下也有不少徐州之人,說起當年事,以長文的人品,自然感到幾分不安。
曹公當年在徐州做過什麼?此事天下皆知。
長文每每念及此事,都長吁短嘆,感慨良多,心中多有幾分自責,這次又聽我等說起,立刻垂淚沾襟,自責多年來對此事不聞不問,有負當年徐州百姓。
若是曹公願意為當年的事情作書罪己,想來長文一定會心頭大快,立刻趕回中原,到時我等一定攜手相送,其樂融融。
若是曹公不願……呵呵,以長文的人品學問,怕是羞於再回中原了。”
陳群主打一個人品,可曹操當年屠戮徐州之事,以他為代表的文士集體默默無語,連個屁都不敢放,全然沒有名士想啥說啥的派頭。
只有荀彧拿“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這種話勸曹操以後為了戰爭順利還是少殺點人比較好。
陳群這麼多年默默無語一聲不吭,其實心裡非常難受,覺得這不是一個名士應該做的,而見了劉備之後聊起了當年事,這位曾經的老友放棄了之前和劉備的政見不和,轉而希望曹操承認當年的罪過,這不正是一個道德高深的名士應該做,而且早就應該做的嗎?
眾人鴉雀無聲。
連黃忠和魏延的嘴角都忍不住抽動了幾下。
他們一開始聽說諸葛亮居然毫無條件就要放掉荀攸的時候還以為諸葛亮這貨趁著劉備不在家搞來搞去給自己養望,沒想到他東拉西扯,一頂頂高帽子扔到陳群腦門上,搞得曹植完全下不來臺。
來嘛。
曹植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死不承認當年曹操在徐州屠殺甚廣,然後諸葛亮把今天的談話公開出去,日後曹植在曹操面前也得認下,到時他在清流中的名聲肯定瞬間蒸發大半,這種越描越黑的行為也不一定能得到曹操的歡喜。
可要是承認了……
當年孟子荀子在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上有衝突,但他們都一致認為仁政才是王道,暴政就該被消滅。
承認曹操當年的暴行,是不是說明曹操早晚應該被消滅?
不存在的啊。
那,那要是裝此事不存在……
好啊,諸葛亮以後還可以把這個條件發到潁川世族那,到時候一個辦事不力的帽子少不了要扣在曹植的頭上。要知道陳群、吳質、司馬懿、王粲可是自己那位同樣文采出眾的二哥身邊的鐵兄弟,二哥不趁機發難那就有鬼了。
現在,曹植突然有點羨慕丁儀。
丁儀被雲山一頓暴打之後扔在了石陽,如果當時被暴打的是他,是不是可以少經歷這種折磨。
諸葛亮的拷打可比雲山的拳頭更戳人肺管子,他趕緊求助地看著司馬孚,請他給自己拿點主意,司馬孚被瞪得沒有辦法,也只能乾咳一聲:
“敢問荀公達何在?我等能否見他一面?”
諸葛亮微笑道:“當然可以,我之前說過,公等可以帶荀公達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