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真的很重要嗎?

真的很重要,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這樣。

曹操現在的野心宛如一頭大象藏在螞蟻身後,可為了潁川世族的巨大利益,他們都選擇了裝作不知,都選擇相信曹操一定是興復漢室的大漢純臣。

為了這條路,他們沒有勸阻曹操的殺戮、酷刑和種種手段,當名士的身份漸漸成了身份的象徵和晉升的基石時,想要瓦解他們的意志也變得簡單太多。

跟誰沒有靈活的道德底線似的。

趙儼跟馬良一拍即合,關平當然也不會繼續在樂進面前告狀,也表示看在大漢的面子上願意跟趙儼講和,大家一起共建大漢未來的美好局面。

那些鎧甲關平已經表示收到,趙儼募集來的鎧甲自然也正式變成了他的私人財產,就這一筆“重賄”也極大的削弱了趙儼日後生事的能力。

他們約好以後一起做生意,將荊州建設的更加美好。

趙儼哭笑不得,也只能默默點頭,收下了這筆賄賂。

·

擺平了趙儼之事,之前屯駐江北的眾軍也開始紛紛撤離養病。

荊州諸軍事名義上由曹仁統帥,但現在曹仁鎮守江陵,當陽的滿寵也幫不上太大的忙,荊州都督糧草、討伐叛軍的重責就交給了樂進和徐晃。

“坦之以為,江陵之戰何解?”樂進非常重視關平的意見,見關平傷勢沒有痊癒,他和徐晃索性在關平榻前議事,由馬良將軍情一一匯總,再交由曹操審閱。

關平最近已經好了大半,卻依舊裝作一副虛弱的模樣:

“我軍大敗,糧草軍械士氣戰船皆無,不可貿然救援江陵。

不如趁此時日,在襄陽屯田種糧,醫治傷員,操練水軍。

待孫劉進攻江陵正酣,我等伺機奪回石陽,威脅夏口,孫劉必分兵來救,也好幫曹將軍分擔些賊人兵力。”

徐晃連連頷首:

“坦之好見識,不錯,就該如此。

中廬、臨沮、宜城等地蠻夷作亂連連,又有叛軍心向劉備,肯定會死寂生事,我欲率軍親征,蕩平諸賊再做打算。”

樂進也點頭道:“不錯,之前那群賊子當真猖獗,我與公明率軍征討,定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

關平搖頭道:

“不可,二位將軍皆為荊州柱石,豈能輕動?

若將軍親征,一則漲了賊人士氣,二則給了蔡使君機會,三則難免遇上瘟神,四則怕曹將軍嫌棄將軍不肯用心,還請將軍三思啊。”

關平這“荊州柱石”二字可是讓徐晃和樂進心中舒爽至極。

說實在的,讓他倆服曹仁真是有點困難,但沒辦法,誰讓曹仁是曹操的親人,他們還得硬著頭皮聽他指揮。

現在蔡瑁手下四萬多精兵盤踞蔡州水路,可蔡州那巴掌大的地方怎麼也不像能排開四萬人,搞不好周圍的那些叛軍本來就是蔡瑁弄出來的。

徐晃和樂進在平地上是不懼蔡瑁,可萬一走到了複雜的山地中遭遇蔡瑁的突襲,那真是死了都沒人收屍。

所以……

“季常。”關平轉向一邊的馬良,苦口婆心的道,“之前趙儼與我等為難,現在他都已經走了。二位將軍可不曾為難我等。現在正是團結一心擊破叛賊之時,我等還要勠力同心,共謀大事啊。”

馬良臉上露出一絲躊躇之色,嘆道:

“好。我非為了榮華富貴,只為與坦之同袍之情——只是與那賊人交兵,需要便宜行事,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如何?”

徐晃肅然道:

“討賊之事當然不可有人掣肘,季常準備如何?”

馬良道:

“群賊或為蔡瑁蠱惑,或與北軍不睦。我請多用金珠錢糧結好夷酋,問清反叛之人所在,雲將軍自率精兵征伐,先斬賊首,餘人罰為夷酋之奴,夷酋定然竭力奮戰,叛賊不願為夷酋之奴便只能出山投降。

多則一年,少則數月,襄陽、樊城之地皆平,我軍可無憂也!”

徐晃和樂進都大喜過望。

襄陽一帶多山,蠻夷素來不服王化,荊州土著又跟北人關係極差,他們的勢力闊不出去,徵收糧錢、徭役寸步難行。蔡瑁到來之後,襄陽一帶蠻人只認蔡瑁,完全不理曹軍,偏偏蔡瑁也掛著曹軍的牌子,讓樂進徐晃無法對他發動進攻。

馬良雖然貪婪,可他很重義氣,有他跟雲山匯合,便能跟蔡瑁好好鬥上一斗。大不了讓馬家多佔據些好處,只要能噁心到蔡瑁,徐晃和樂進都舉雙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