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越是蒯通之後,傅巽是傅介子之後,陳群、荀攸的家族在潁川更是世代為官,代代衣食無憂。在關平樸素的認知裡,這些人為了漢室的存續應該主動挺身而出報效朝廷,起碼為了心中認定能輔佐大漢的一方捨身赴難不懼生死。

當年荀攸反董失敗,被董卓投入獄中,在獄中安然自若,言語平靜,劉備關羽談起此人,都佩服荀公達的氣度,說他是真的漢室忠臣。

可荀攸的表現又讓他失望了。

這位比劉備還要年長几歲的有道名士似乎一下蒼老了幾歲。

他三十二歲那年,在董卓的威脅下依舊寧死不屈,他當時還年輕,還熱血,還願意為自己堅守的道義和大漢的尊嚴做出抵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可他今年五十一歲了。

多年浮沉,他見慣了道德崩壞,見慣了屠殺和死亡。

曹操打敗袁紹的作戰中,荀攸智計百出,算無遺策,可曹操屠鄴城,海內震駭時他沒有阻止,殘殺袁紹軍俘虜時他沒有阻止,廢除三公登丞相位他還是沒有阻止。

這位曾經堅決反抗董卓的青年人早就在漫長的浮沉中失去了往日的銳氣,現在,他看著眼前的這個比自己當年更年輕、更熱血的少年時愈發不敢抬頭,似乎被這少年身上散發出的光輝耀地睜不開眼睛。

他很理解關平的熱血,很想嘲諷這熾熱的理想,可道義在嘴邊,也根植在他已經麻木的靈魂深處,讓荀攸無論如何也無法開口呵斥這少年。

就像他始終不願否認當年的自己。

“叫他們退開。”關平的音調已經多了一絲不耐煩。

荀攸默默無語,他後背汗如雨下,真希望自己經歷的只是一場春秋大夢,一覺醒來自己仍是風輕雲淡的潁川名士。

叔叔若在此處,又會如何?

這個時代普通人想要了解別人只能靠大人物口口相傳的評說,一個籠罩了無數光環的名士最基本的素質應該是孔融、禰衡這種用生命去裝逼。

既然追求刺激,就得貫徹到底。

如果不能貫徹到底……

四周鴉雀無聲,荀攸不住地喘息,絕不敢下達讓曹軍散開的命令。

關平冷笑一聲,他伸手捏住荀攸的手掌,荀攸痛苦地閉上眼睛,恨不得關平接下來狠狠給自己一刀。

“看來荀公還有疑慮。好,晚生再給荀公一個機會。”

他又抓住荀攸的手掌,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再來一次。我再給汝一個機會。”關平默唸道,“你……”

“散開!”荀攸突然扯著嗓子厲聲高呼。

尖嘯聲驚得魏延趕緊用刀指著他,黃忠輕輕擺了擺手,看了看比自己小几歲的荀攸,只見這位潁川名士仰天長嘯一聲,隨即哇地一聲大哭出來。

這位名士像個小孩子一樣低下頭,雙手捂著臉不住地痛哭,哭著哭著又蹲在地上,用痛苦地聲音不斷重複讓曹軍眾將散開。

他仍死死攥著刀,靈魂深處那個年輕的自己似乎突然醒了過來,大聲呼喊著讓荀攸斬殺關平。

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可五十多歲的身體和多年沉浮的老道很快將這個年輕熱血的念頭打壓下去。

他不想客死他鄉,他不想被一個武夫殺死,他不想為了曹操而死。

歸根結底一句話。

他不想死。

曹軍眾將全憑荀攸維持起來的銳氣立刻崩潰。

關平完全不顧那些曹軍士兵仍然手持刀劍,他低頭排眾而出,所有曹軍士兵都下意識地向兩邊後退,劈波斬浪般讓開一條通路。

他本想大步向前,可走出幾步,關平又停下了腳步。

“多謝諸君讓路,多謝諸君助我匡扶漢室。”

曹軍陣中眾人無語,但關平很明顯聽到了幾聲抽泣,他再也不回頭,手上鋼刀一震,迅速向前方漫長的黑夜中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