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中,曹操接到了樂進送來的書信,又是一陣陣頭疼。

北軍和荊州軍的事情還沒有解決,樂進居然又跟趙儼鬧了起來。

平心而論,曹操還是非常支援趙儼,這次大戰已經準備了這麼久,箭在弦上自然要慎之又慎。

“哪怕雲山所部全軍覆沒,也不宜貿然出兵。”曹操喃喃地道,“不過,還是要給文謙一點面子,公仁,你替孤寫封書信申斥伯然一番,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董昭緩緩頷首,曹操又把目光投在了身邊陳群的臉上。

“長文,之前雲山曾受汝驅策,汝以為此人比關平如何啊?”

“啊?啊啊啊……”陳群正在神遊,聽曹操一問渾身寒毛都立了起來。

他撒謊說當夜自己指揮雲山反擊關平,本就是為了給自己少找點麻煩,可沒想到一個謊言要更多的謊言來圓,他也只能裝出一副對雲山頗為熟稔的模樣:

“雲山年少,頗有勇力,水戰步戰有幾分門道,只是心性少了幾分歷練,且不善弓馬、計策,難堪大用,難堪大用啊。”

陳群深諳在曹操面前的說話技巧。

他先說出雲山幾分本事,在說其不堪大用,這樣能顯得自己擅長排程,能把有用的人安插在適合的地方,也能顯得自己大公無私,不使勁吹捧曾經的手下。

樂進說雲山自負勇力去攻夏口,現在十有八九已經被孫劉聯軍斬了,他一死自己之前的小問題自然不會被揭穿,也不必浪費唾沫吹捧此人。

果如陳群猜測,曹操聽得連連頷首,微笑道:

“還是長文慧眼識人,若是換做他人,豈能從押運糧草之人中發現此等人物?嗯,不錯,用那些糧食結交此人,足以彰顯長文字事。

哎,孤這些年求賢若渴,只盼著諸公能從草莽中尋些豪傑。諸公還要像長文一般肯放下身段,方能為朝廷分憂啊。”

眾幕僚紛紛下拜,口稱受教,陳群心中更是得意。

那雲山本事不錯,就是太過莽撞,曹操雖然當過幾年遊俠,可打心眼裡也瞧不起這種人。

自己得到了曹操的獎勵,付出的不過是一些軍糧。以後他可以打著曹操教誨的名義進一步發掘“人才”,將跟自己親善的“草莽”一點點引進入朝中,大家嚐到甜頭,自然也會紛紛拜在我門下。

哎,雲山真是某之貴人啊。

陳琳見陳群得意的模樣,心中老大不樂意。

他多年前就是大將軍何進的主簿,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和他徐州人的出身,在曹操帳下最多也只能當個幕僚,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權柄。

見陳群春風得意的模樣,他心裡多有不快,隨口道:

“當日長文為何不留下此少年英傑,給丞相引薦一番。”

陳群呵呵笑道:

“我倒是想將此人留在帳下聽用,可那少年人還頗有幾分忠義,說他是文謙舉薦,一定要回去報信,我也不再強求。”

曹操的眉頭一皺,神色突然多了幾分落寞。

他之前還以為雲山不過是匹夫之勇,現在聽陳群說起,此人到還是個重義輕死的豪傑人物。

他又想起了當年那個信手斬殺顏良的高傲猛士,他是多想將關羽留在自己麾下,可錢帛、官職和未來的前途都無法動搖這個意志堅定的漢子,這讓曹操心中沮喪,又一直惦念。

人終究是會常常懷念得不到的東西。

“這麼說,雲山到是個人才。”曹操道,“誰人年少時不孟浪情況,弓馬可以學,軍略也可以學。當年子孝、子廉追隨孤時,都是鄉里浪蕩子,全然不通軍略。孤編了軍書令其研習,多年力戰,也都是一方猛將。

唯有這……這……”

曹家諸將都習慣了搶掠,曹洪更是五毒俱全,直接告訴曹操自己改不了。

好久沒有這種至誠少年了。

眾人一時有些唏噓。

曹操從往事中回過神來,又開始叫眾人將現在東征的準備情況彙報給自己。

董昭愁眉苦臉地告訴曹操現在水軍的裝備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之前大火燒燬了不少箭矢,他們現在趕製的速度實在是太慢,已經嚴重影響了東征的進度。董昭甚至悲觀地認為,他們最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湊齊十萬支箭,這個數量實在是有點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