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黃忠的收穫(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忠痛毆曹洪之後就在蔡瑁的安排下躲到了襄陽。他的家人都在這裡,能跟家裡人團聚也是一件好事。
他抵達襄陽之後,趙儼立刻親自上門拜訪。
這位曹軍之中最擅長調解諸將關係的章陵太守、都督護軍沒口子稱讚黃忠英雄了得,聲稱當年就聽說過黃忠的英名。
他一頓吹捧,吹得黃忠志得意滿,也對趙儼頗為欣賞,於是趙儼趁機請求黃忠領軍,蕩平這支一直活動在漢水上的吳軍水兵。
黃忠當年在劉磐麾下的時候多次與吳軍太史慈部展開交鋒,雙方不分勝負,多有死傷,結下了深深的冤仇。
黃忠對關平的觀感不錯,也知道孫劉兩家現在聯盟,但他也不願放過暴打吳軍的機會。
反正老夫也撈不到什麼大規模的作戰,隨便打打也就罷了。
於是趙儼撥給黃忠一支全部由荊州人組成的水軍,由黃忠統帥南下進攻。
此舉遭到了徐晃和樂進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黃忠是劉表麾下降將,為人桀驁不馴,豈能讓他統軍。
可趙儼不怕,他派人將黃忠的家人全都監視起來,如果黃忠有反叛的意圖就立刻將其家人通通殺死,不怕黃忠不肯大戰。
黃忠的表現也非常不錯,他乘船南下,很快與陸議的水軍展開交戰,在黃忠的指揮下,荊州軍爆發出了憋屈許久的戰鬥力,陸議也知道這次的敵人極強,只能且戰且退儲存實力。
關平回到襄陽的當日,樂進徐晃就是在江北與趙儼一起商量出兵之事,他們一致認為孫劉聯軍在漢水的防守不足,如果能繼續保持在漢水上的攻勢,一定能牽制孫劉的兵力。因此,趙儼再次命令黃忠出兵,並且這次一定要有大量的斬獲,給夏口造成威脅。
黃忠無語,本想當場溜號逃跑,可他這才發現自己的家人已經被趙儼控制,這才知道中計。
他很想當場劈了趙儼,卻權衡一番也只能被迫同意領軍再戰。
這次出兵黃忠計程車氣並不高,本來想走一趟就藉故溜回去,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路居然沒有任何吳軍阻攔,就這麼順利開到了荊城附近。
在這,黃忠終於發現江邊停著一艘巨大的敵船。
那是一艘巨大的樓船,巨船高達三層,每層都有女牆,三支巨大的桅杆高聳,周圍遍插旗幡和刀槍,船身還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皮革,宛如一座巨大的島嶼,這造船的技術之強、用料之精,足以說明這船上人貴氣不凡。
黃忠大吃一驚,下意識地就想撤退——按照常識,這樣重要的吳軍貴人身邊肯定不會少有防備,想起之前趙儼曾說周瑜可能在附近,黃忠愈發感覺此處危險。
可他稍稍觀察才發現,這艘巨大的樓船周圍居然只有幾條普通的小船,甚至缺少其他護衛的戰船。
難道是陷阱?
黃忠一時陷入了沉思,居然不敢發動進攻。
打死他也沒有想到,孫權正在尋仙。
這就是之前關平發現神兵擊斃曹純的地方,孫權深信這江水中藏著通往千年之後的機密,這幾日一直流連於此不肯離開。
儘管陸議已經告訴孫權曹軍的總攻即將開始,但孫權認為再拖延個三四天應該問題不大,所以他主動表示自己率部殿後,讓其他人先回夏口待命——就像歷史中他的成名戰一樣。
陸議之前得到了關平送來的大量箭桿,也得抓緊運到夏口,見孫權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強迫,只能自己率軍先走。而就是這短暫的空檔,黃忠到來了!
負責護衛孫權的陳武發現曹軍的戰船出現後並不算吃驚。
他看出敵人的船隊規模不大,卻在江面上均勻散開,並沒有犀利的進攻姿態,顯然敵人要麼是不善水戰的曹軍北軍,要麼就是不願力戰的荊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