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俺也一樣(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在酒勁的刺激下狂態盡顯,昂然道:
“便是曹軍萬眾關某何懼?足下當真說笑了。”
嗯,果然跟我猜的一樣。
這些江東世族不肯與曹操力戰,與荊州世族並無二致,張公儒雅高士,雖是託孤重臣,也不好跟這些人翻臉,故令我以武相逼,令其就範。
嗯,雖然這些人算不上什麼英雄,但孔明先生講過千金買馬骨的故事,這陸績願意交出兵卒助我,我需讓眾人知道吾乃有恩必報之人……
這陸績家世顯赫不缺用度,定是缺名聲,我不如……
關平酒勁稍退,索性朗聲道:
“多謝陸公賜兵甲,他日復興大漢,平必有重謝!”
陸績風度不改,平靜地笑道:
“績弱冠之年,怎敢蒙關將軍稱一個‘公’字?此番曹公逞兇犯我江東,江東諸公皆願各出兵甲,促成孫劉之好,共抗強敵。
這些許兵馬實在不足掛齒,小將軍莫要嫌棄才是。”
關平大笑道:
“陸公大義,平豈敢忘懷?文向,煩請賜筆,我好記下諸公今日大恩。”
關平跟徐盛現在越喝越投機,這點小事當然不會拒絕。
他立刻叫人送上一支筆,還叫人送來絹帛,笑嘻嘻地道:
“小將軍要寫什麼?”
“平不通文墨,也只能寫下諸公大名,他日興復漢室,解甲歸田,也好說於兒孫知曉。”
說著,他用長劍劃破手指,在眾人驚駭的目光注視下抽出腰間的繫帶,在帶上先寫下“建安八年,江東張公諱昭、徐公諱盛與吾共議破賊之事。”
鮮血不住地滴下,關平恍若不覺,他抬頭一臉真誠地看著已經有點發懵的陸績,又緩緩寫下“陸公諱績,贈兵三百”,一邊寫,他一邊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周圍的江東文士。
在關平的世界觀中,別管這些人是出於什麼理由肯幫自己,既然幫了,自己就應該記在心頭,以後知恩圖報,興復漢室之後將今日之事傳於後世。
想來江東名士也樂於讓自己的清名如此世代流傳,大家互惠互利,這是一件好事。
可萬萬沒想到見了關平的駭人表演,一眾江東名士居然各個面無人色,一時居然各個低頭不語,沒有人像關平期待中的那樣挺身而出,表示願意登上這個名垂青史的時刻。
這些江東名士本來就是被陸績張昭哄過來撐場面,關平和徐盛一起耍酒瘋的時候他們就感覺不對勁,現在關平用毛筆蘸著鮮血寫下陸績的名字和功勞,他們更是駭地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關平有筆如刀,將他們的名字也一個個寫在上面。
本來他們就是假意與曹操為敵,關平真把他們的姓名抄在帶上貼身攜帶,日後敗給曹操,這東西被曹操搜走,曹操嘴上不說,以後肯定也沒有他們好果子吃。
這,這可如何使得?
他們目光都投在張昭和陸績的身上,可張昭面如土色,陸績神態自若,居然沒有一個人阻止關平,這更讓他們慌得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各個不敢吱聲。
眼下最好的方法肯定就是怒斥關平,表明己方根本不願意與曹丞相為敵,可剛才已經演了這麼久,現在已經不好調頭,他們百般不願,一時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見江東眾人各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關平心中又是一陣煩躁。
他雖然不知道《情商》這個詞,可這會兒已經稍稍酒醒,知道不能任性胡鬧,難得陸績肯主動出錢出兵,自己也應該稍稍多幾分懷柔,儘可能團結江東諸士。
“這抗曹大事,到不分出錢出兵多少——今日在座諸公拳拳為國之心平已知曉,也知道諸公必願與曹賊廝殺,我這就把諸公的名號一一寫下,他日……”
“小將軍不可!”吳郡張氏出生的名士張敦見關平飽蘸鮮血,準備在衣袋上揮毫寫下自己名字,他趕緊伸手阻止,顫聲道:
“抗曹大業,我等義不容辭,剛才我等只是考慮要捐獻多少——我願捐健僕百人,糧千石,錢數萬,助小將軍成功。但求小將軍一件事。”
“哦,張公但說無妨。”
張敦清瘦的臉上擠出一個痛苦的笑容:
“小將軍能不能不把我的賤名寫在這衣帶之上?”
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