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江邊,諸葛亮負手而立,冰涼的江風吹得他鬢髮散亂,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大氅。

在他身邊立著一個容貌粗陋,卻頗有幾分英氣的文士。

那人見諸葛亮眺望著漆黑的江面,忍不住微笑道:

“何必,江東不缺智謀之士,他們一定能看出你是故意躲著小將軍。這就出兵了,不妨一敘,也好鼓舞士氣,助他成功。”

諸葛亮輕輕搖了搖頭:

“我是沒臉見他。小將軍畢竟年少,我卻要設謀算計,將他置於奇險之中。我謀劃再多,總要他一刀一槍與人搏殺,若是稍有閃失,只怕有殺身之禍。若是見面,我怕我忍不住會勸他暫罷出兵之念,等大戰開啟便是。”

那文士嘴角輕揚,搖頭道:

“安心,他可是關雲長之子,是天生的將門勇士。來日匡扶漢室,總不能少了他。”

諸葛亮微笑道:

“先不說這個,你想想以後該如何跟公紀解釋吧。他……哎,也是個可憐人啊。”

·

關平這次率領計程車卒只有一千餘,但在陸議的協調下,水戰當先的弓箭、鋼刀都一應俱全,攻城的器械是沒有,至於具體怎麼打就完全看關平和陸議的謀劃了。

劉惇也萬般不情願地上船——當然啦,他表面上是主動要求參與戰鬥。

關平非常開心,此人以前是東吳猛將孫輔的軍師,又是平原人,對曹操肯定恨之入骨,這次作戰有他參與一定事半功倍。

“平年少德淺,有勞陸兄和子仁先生襄助了。”

陸議點點頭,發現劉惇又下意識地打了個哆嗦,緩緩皺起了眉頭。

此人好生古怪啊。

江東眾人在陸議的指揮下還是能暫時聽從關平的調遣,他們分坐三十多艘艨艟,看起來也算是浩浩蕩蕩。

自柴桑向西是逆水行舟,船上的吳軍士兵很有節奏的操控戰船,在江上平穩地航行,可這個季節的風浪依舊不小,關平雖然不暈船,可在這船上行走時依然感覺戰戰兢兢,生怕被風浪扔下。

行船一日一夜,眾人終於抵達了夏口,而提前得到訊息的劉備也在岸邊迎接。

關平許久沒見劉備,見這位伯父身體大好,也興奮地連聲招呼,飛也似地跑下船去。

“小將關平,參見主公!”他興奮地說著,劉備呵呵微笑,伸手攙扶起關平。

“平兒在江東的事情,我已經聽孔明說過了,好生豪氣,不虧是雲長之子。”

關平不好意思地咧了咧嘴:“小將輕浮孟浪,沒有給伯父惹事就好。”

劉備笑了笑,又把目光投向船上:

“叫江東的客人下船歇息,我劉備親自敬他們。船上的兒郎們也辛苦了,都下船好好歇息一番吧。”

“這……”關平有些躊躇。

這倒不是因為時間來不及,只是這些人都是江東世族的私軍,自己要指揮還得透過陸議,如果陸議有什麼顧慮,當場僵住,豈不是給劉備丟人。

他趕緊跑回船上,低聲道:

“伯言,我家主公請你下船一敘。也請諸位兒郎下船飲酒。”

陸議看著滾滾長江,一時似乎沒有聽見關平在說什麼。

關平又重複了一遍,陸議這才回過神來,他看著岸上的劉備,滿是疲憊的臉上突然露出一絲詭異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