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各取所需,才能把生意做長久!(第1/4頁)
章節報錯
聽了曹志強的陳述,林大爺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點燃了一支香菸,皺著眉頭抽起來。
很明顯,他這是在判斷這幾件事的可行性,以及是否對國內有害。
想了半天,林大爺都沒想到這種合作模式,對自己有什麼壞處。
畢竟人家說的很明白,提供全套的技術、裝置、配件跟資金,這些都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現在國內搞的中外合資,其實也就是這樣,但其他人的合資專案,可沒有這麼優惠,也沒有這麼實誠。
尤其是,人家還沒有所謂的技術限制,甚至主動幫你進行技術升級跟產業替代,爭取做到逐步從純進口,變成純國產。
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家一開始就不要名,不用掛他們的名字,而是用國產的招牌對外宣傳,這不光能提振民心士氣,也能有一定的欺騙性,讓其他國家高看一眼國內的工業實力。
別小看這個高看一眼,其實很多時候是很重要的。
一旦你被其他敵對方勢力認為,你有強大的工業能力,就等於認可你有強大的戰爭能力。
所以在很多時候,哪怕國內還不具備某些條件,也要硬著頭皮先硬上,就是為了先把敵人給嚇住。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遠的有核彈專案,近的有飛機專案以及潛艇專案。
其中,戰鬥機專案,因為都是明著的弱,而且屬於戰術級的武器,所以可以跟米國合作。
但核彈跟潛艇這種戰略大殺器,是絕對不能讓外人插手的。
核彈先不提了,當初研究這玩意兒的時候,那可是各種秘密工程,科研人員甚至要集中起來,不準跟家人見面,也不準提自己在做什麼。
潛艇其實也差不多,只是潛艇的情況又不一樣。
嚴格來說,我國目前的潛艇技術,尤其是核潛艇技術,其實跟國外比,還有很大差距。
但由於潛艇這玩意兒隱秘性很高,所以只要保密做的好,外人就不會知道你的資料,也不會知道你的潛艇到底到了什麼地步了。
目前,外人都知道我們有核潛艇,這就是我國海防方面的最大威懾力。
換言之,如果曹志強說的東西都能兌現,他們真的能提供豐田汽車最先進的汽車生產技術,最先進的汽車生產線,以及相關的零配件,那國內的汽車產業,瞬間就可以上升一個臺階,且這個合作,比上海桑塔納要強的多。
但是汽車產業,還不是最讓林大爺動心的。
真正讓他動心的,是大飛機專案。
大飛機的重要性,林大爺也很清楚,畢竟當初上馬這個專案的時候,林大爺也參與討論過。
就算先不搞民用大飛機,先以軍用運輸機的名義搞,或者單純只是運貨,那也是意義非凡。
畢竟像我國這樣幅員遼闊,且地形多變的國度,對航空運輸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國的大飛機專案,卻遲遲沒有進展。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落後西方國家太多了,要補的課也太多了。
本來,我國曾經有一次快速趕上國外先進國家的機會,那就是曾經北方鄰居搞的大專案支援。
但後來隨著兩國關係的緊張,那些支援都停止了。
沒了那些體系化的技術支援,我國單純靠自己摸索,終究還是底蘊太差。
要知道,提升某個產業,可不是靠一兩個尖端科學家就行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發。
就比如一個大飛機吧,先不說發動機,就說機體材料,以及材料加工工藝,我國就很多地方都不過關,落後西方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