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星期四,中國的冬至,也是西方平安夜的前兩天。

平安夜的前一天,對很多日本人來講其實不算什麼,但這一年的這一天,對很多人來講,卻是個很特殊的日子。

因為今天是電影《雨中戀》在日本上映的最後一天。

這部歸屬進口文藝片的電影,創造了一個奇蹟。

那就是在沒有過多宣發的情況下,不算今天,只算截止到今天凌晨零點,也就是昨天為止,這部電影居然只用了短短49天的時間,就拿到了97.1億日元的票房。

這個成績,已經超過了上映70天,總票房96.2億日元的好萊塢大片《ET外星人》。

今天已經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到了這個時間點,基本上今年日本電影票房的第一名,就是《雨中戀》無疑了,而那部橫掃全球的好萊塢大片《ET外星人》,只能屈居第二名。

當然,由於這兩部電影都是進口電影,所以這兩個票房算的是進口票房,如果是本土票房,那還得是高倉健演的電影《南極物語》。

一部引自中國大陸的文藝片,居然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是奇蹟是什麼?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典型的票房黑馬,因為在這之前,沒有任何人會想到,這部電影能取得這麼高的票房,甚至能拿到總票房第一。

尤其是能力壓《ET外星人》一頭,更是不可思議。

與此同時,97.1億日元的票房,也創造了歷史,是到目前為止,日本電影票房史的最高記錄。

這個成績雖然不能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了。

也正因為這個成績太好,所以應眾多影迷的要求,合作方之一的東寶映畫,決定在最後一場電影結束後,舉辦一個下映典禮。

其實所謂的下映典禮,就是一個粉絲見面會,也就是讓影片的主演呢,上臺亮個相,回答一下影迷以及記者的問題。

當然,一般電影是沒這待遇的,但誰讓這部電影是來自大陸呢。

現在是中日友好時期,雙方的官方都在不遺餘力的推動雙方交流,而文化交流就是最重要,也最無害的一種方式。

之前,都是日方單方面去中方做交流,現在還不容易有一部中國電影在日本出彩,那肯定得大做文章啊。

因此,在雙方外交人員的努力下,以及在雙方最高領導人的指示下,才有了這次下映典禮。

所以說,這次朱霖跟徐慶冬的來日,真不單純是曹志強自己的想法。

實際上,就算曹志強不去推動,日方也會邀請朱霖、曹志強以及徐慶冬來日。

這麼做嗎,對於中方來說自然不用說,是面子有關的事情,對於日方也是一個好事兒。

日方這麼做,是體現開放,同時這麼做了之後,也可以順勢要求中方開放更多文化作品引入的資格,引入更多日方的影視作品。

如果是2023年,可能國人會認為這是日方的一種文化入侵,可在1983年,這就是友好交流。

實際上呢,曹志強很清楚,日方現在的友好,並不是真的對中國好,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先不說日方現在整天都想著開啟中國大陸的國門,然後把日本製造傾銷去大陸,搶佔大陸市場。

就說文化交流吧,也是不安好心。

因為中日此時的文化實力是不對等的,日方的文化是高過大陸的。

因此,如果真的全面放開日本片的進入,那不光對大陸的文化市場是個衝擊,而且還會影響大陸的人心。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大陸這時期呢,表面說開放包容,實際上對引進外語片是十分謹慎的,不光要嚴格審查劇情,而且在引進數量上也有嚴格要求。

這其實就類似於商業保護政策,無可厚非。

畢竟在你實力弱小的時候,就是要透過政策來保護本國產品跟本國文化,避免遭受過大沖擊。

如果在你實力還很弱的時候就自由開放,那隻會被別人吃幹抹淨。

因此,閉關鎖國自然不對,但必要的限制是需要的,完全開放自由,對現在的國家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實際上,看看後來就知道,國家都這麼控制了,其實作用也不算大,依舊造就了大量的崇洋媚外人員。

基本上,很多自詡精英的五零後跟六零後,哪怕到了後來國家強大的時候,依舊轉變不過思想,依舊認為國外的月亮就是圓,依舊認為國產的東西就是不如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