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爺這邊定了調子之後,事情果然發展的非常順利。

曹志強回去的第二天一早,就被李廠長叫去廠長辦公室。

結果曹志強到了廠長辦公室一看,發現裡面有兩個陌生的中山裝男子。

雙方一問,才知道那倆人一個是京城市政府的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另外一個則是冶金部辦公廳的一位司長。

只聽倆人的職務,就知道這兩位穿中山裝的中年男子來頭不小,事實也確實如此。

雙方寒暄一番重新落座,然後就說起了正題。

果然,這個來自市政府的王主任跟來自冶金部的李司長,都是來找曹志強討論紅光機械廠的整改方案的。

一聽這話,曹志強心中大定,於是連忙把自己當初跟林大爺說的那番說辭說了出來。

不過相比林大爺的高屋建瓴,這兩位幹部對曹志強的整改計劃聽的更加認真,並且問的問題也更詳細,更刁鑽。

這倒不是他們故意刁難,而是查遺補漏。

因為對方問的很多問題,其中有很多細節方面,連曹志強也沒想到。

比如工人的情緒安撫問題,原廠宿舍拆遷後的工人居住地安置問題,還有再就業期間的工資發放問題,補助問題等等等等,都是問題。

當然,這些都是小問題。

真正的大問題,是曹志強能否真正拉到投資,能否找到新的工作地點。

像連鎖快餐店、連鎖便利亭也還好,因為這些專案呢,市政府保證全力支援。

但市政府沒錢,只能給地皮給政策,然後保證通電通水通電話,做到三通。

但具體的專案投資款,還得曹志強自己想辦法。

也就是說,要政策沒問題,要錢沒有。

而且就算是三通,也得曹志強自己拿錢,頂多要個成本費,保證比市場價便宜,而且可以先做專案後付款。

對此,曹志強保證錢沒問題,他可以先期拿出三百萬RMB,足夠把這兩個專案做起來。

一聽這話,市政府的王主任就輕鬆了許多。

畢竟只要有錢,那就一切好辦。

可接下來的問題,都是真正的大問題。

比如用人大戶的運輸公司問題,建築公司問題,這都是大問題。

成立公司本身問題不大,如果紅光廠本身得以保留,那運輸公司也好,建築公司也罷,都可以當做紅光機械廠的下屬子公司,不用市政府同意,只需要冶金部那邊同意就行,畢竟是屬於工業體系。

冶金部的李司長對此表示全力支援,可還是那句,要搞這些專案吧,冶金部只能給政策,但沒錢沒裝置。

而不管是運輸公司也好,建築公司也罷,目前來講都不是想有就有的,這都是高投入的專案。

比如運輸公司,你要跑運輸,起碼得有卡車貨車等運輸車輛吧,而現在卡車跟貨車都緊俏的很,就算冶金部能給你買車的正式批條,讓你名正言順的去買,可又出現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購車款從哪兒來,另一個問題是車從哪兒買。

購車款好說,曹志強自己可以解決,無非就是砸錢。

但購車所需要的汽車廠家嗎,卻很難買到車。

因為現在的國內汽車生產,不管轎車還是卡車,全都是供不應求,全都是滿負荷運轉,而且都是計劃生產,很多車還沒生產出來,就提前被預定了指標。

如果曹志強是今年年初或者年中的時候提出購車,也就罷了,冶金部方面可以找廠家勻出一部分購車指標。

但現在都快十一月了,各個國內的汽車廠家的指標都定滿了,不可能再多出額外的餘額,除非有單位不要車了。

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就算有單位限於資金等原因買不起車了,但他們可以轉手賣給別人,畢竟購車指標本身就是硬通貨。

當然,如果是南方的某些鄉鎮企業,也還好說,可以去買走絲車。

問題在於,曹志強要搞的運輸公司,是紅光機械廠的下屬子公司,而紅光機械廠又是冶金部的直屬單位,還是京城單位。

這樣的單位,是不可能購買走絲車的,那隻會惹來麻煩。

正常的加價買進口車不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