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悄然低開的《挪威的森林》(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說《海嘯》的成績有些出人意料的話,那《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的成績,則完全在曹志強的意料之中。
就在《海嘯》這首歌的唱片級相關錄影帶正在攻城拔地,瘋狂熱銷的時候,由講談社出版的《挪威的森林》,也在沒有大肆宣傳的情況下,靜悄悄的上市了。
由於之前有過協議,《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的筆名是一個新馬甲“工藤優作”,並沒有跟“森中青泉”有什麼聯絡,並且出版這本書的責編渡邊雄野也保證保密,所以《挪威的森林》上市的時候,根本沒人把這本書的作者“工藤優作”跟歌手“森中青泉”相聯絡起來。
由於“工藤優作”這個筆名在業界好不出門,是妥妥的新人,再加上並沒有進行宣傳炒作,所以《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剛開始上市銷售的時候,成績很一般。
初版三萬本的印刷量,如今都過去兩週了,總共只賣出去三千多本,銷量只是勉強超過印刷量的十分之一。
這個成績看起來很寒酸,但其實在新人作者裡面,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不能算低開。
因為《挪威的森林》是屬於純文學,並不是漫畫,而這個時代呢,漫畫已經開始在日本大行其道,真正還看純文學的人越來越少了。
所以,只是兩週的時間就賣出去三千多本,還是純新人,這個成績在講談社看來,已經非常不錯了。
當然,這個成績比起歷史上,也就是曹志強前世,那還是有很大不如的。
不過曹志強前世的時候,這本書上市之前,村上春樹已經是在業界小有名氣的家,所以本身有筆名的人氣加成。
可曹志強的這個“工藤優作”就不一樣了,這是純粹的新人作家。
按照渡邊雄野的說法,通常像那種純粹的新人作家,至少有一半的人,一年內是賣不掉三萬本書的,能在一年賣掉三分之一,也就是一萬冊的話,就已經是比較不錯,屬於比較有潛力的家了。
而像曹志強這樣,用一個純粹的新人筆名,不加任何的人氣加成,硬生生在兩週就賣掉三千多本,這已經是極少數老作家才能有的成績了。
而且渡邊雄野還說,他去專門調查過,這三千多本,基本都是在第二週賣掉的。
也就是說,第一週的時候,可能因為筆名的問題,這本書並不起眼,買的人也少。
但到了第二週,買這本書的人突然多了起來。
基本上,三千多本的銷量,至少有兩千五百多本,都是在第二週出現的。
這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有老讀者在自發宣傳這本書,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這才買來看。
另外,渡邊雄野還說,根據他的調查,目前買這本書的群體,九成都是學生,且以大學生為主,也有一些高中生。
而現在是十月份,在日本來講,十月份並不是學校放假時間,而且是學習正緊張的時候。
在這種學習比較緊張的時候,還能有那麼多學生來購買這本書,充分說明這本書的潛力很大。
總而言之,渡邊雄野讓曹志強放寬心,說就算不把“工藤優作”就是“森中青泉”的事情說出去,這本書的未來銷量依舊不會差,至少在今年賣掉三萬本,估計是有很大可能的。
如今已經十月份了,說今年能賣掉三萬本,也就意味著只用兩個月就賣掉三萬本,這種成績已經可以算是小有名氣的家級別了。
當然,如果曹志強肯公開“工藤優作”的真正身份,說“工藤優作”就是“森中青泉”,那自不必說,以“森中青泉”如今的流量,恐怕不用一週就能脫銷。
只是既然曹志強沒有授權同意,這種事情自然不能公開,否則就要擔責任。
事實上,至少在講談社,如今知道“工藤優作”就是“森中青泉”的,只有渡邊雄野這一個人,他甚至連講談社的其他人都沒告訴。
由此可知,渡邊雄野這個人是很講原則的,個人修養很高,並不會為了錢而不擇手段。
要知道,雖然日本現在的法律相對來說比較健全,但實際上一旦牽扯到利益,很多人都忍耐不住。
就說講談社現在的責編負責制吧,其本質是承包制,也就是每個編輯負責的家的成績,都會跟編輯的收益掛鉤。
簡單來講,就是現在的日本圖書出版界,都是先印刷,後銷售,而且圖書印刷之後就要先給作者錢,印刷多少給多少,之後這本書的銷售好壞,跟作者無關,只跟出版社以及負責的編輯有關。
如果這個編輯確定收稿,並同意印刷出版後,這個編輯就要對你的作品負責,一旦印刷出來,銷量卻不好,導致出版社賠錢,雖然出版社不會要編輯賠償,但這個編輯的獎金就沒了。
與此同時,如果這個編輯簽約的作品連續賠錢,通常是一年的賠錢次數超過十次,那就要調崗或者離職。
在1983年,因為日本的經濟還算不錯,像講談社這樣的大公司一般不會開除員工,尤其是東大畢業的高材生,但如果真的超出賠錢次數,大多數也會調崗,去做收入更低,且工作更枯燥的工作,比如校對之類。
反過來說,如果編輯簽約的作品很火,那編輯也會根據作品的銷量而給提成獎金,具體的提成比例跟獎金數量,不同出版社有不同標準。
而且如果一個編輯中大獎,簽約了一個著名作家,那就運氣來了,可能這個編輯只需要伺候好這一個作家,就能吃半輩子了。
這種編輯負責制,導致編輯對審稿方面特別注重,而比起審稿,他們其實更看重自己簽約的作品的實際銷量。
在這種模式下,一般的責編為了自己能多賺提成,一定會想盡辦法提高自己簽約作品的銷量,而如果是其他品德不高的編輯,在知道“工藤優作”就是“森中青泉”,肯定會想方設法讓大眾知道“工藤優作”就是森中青泉,從而吃一波“森中青泉”的紅利。
至於什麼隱秘條例,這些玩意兒也就是欺騙君子的,真正想要繞開,有的是辦法。
比如私下匿名給電視臺跟報社之類的投訊息,就可以讓相關記者聞風而動,透過相關的狗仔之類的人士去揭穿“工藤優作”就是“森中青泉”的事實。
而外部記者揭穿真相,是不受私下的隱秘條例制約的,這樣一來,很容易就能讓“工藤優作”這個名字火起來,並順便帶火《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