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夫妻店性質的愛音事務所(第1/3頁)
章節報錯
重新讓人帶電影回國,再重新報關進入日本也好,秘密買下一個離岸公司,再把五億美金打進去也罷,這些事情對曹志強而言,都屬於不能公開的事情。
除此之外,曹志強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或者說明面上的工作,就是製作了他的第二首日文單曲——《海嘯》!
沒錯,這首歌,同樣也是抄襲之作,只不過抄襲的是曹志強前世的一個日本樂隊“南方之星”的歌,主唱則是桑田佳祐。
曹志強選這首歌當做自己的第二首日文歌,其實沒別的理由,單純就因為這首歌的銷量夠高。
在曹志強穿越過來的前世,這首2000年才出現的《海嘯》單曲,出道即巔峰,連續41周在日本ORICON公信排行榜中取得前十名的成績。
銷量自然也很恐怖,這首單曲的當年銷量293.5萬張,是日本歷史上銷量最高的單曲CD,而單曲總銷量達2500萬張,在日本公信榜單曲排行榜的歷史上排在第三名。
如果不算七十年代的話,那麼這首歌就是妥妥的單曲排行榜總榜第一名,連一票九十年代的暢銷歌也比不過。
要知道,那可是在2000年,那個時候的日本歌壇,各方面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這首歌還能在整體走下坡路的時候突然逆勢上揚,最終成為單曲排行榜第三名的好成績,完全就是實力派的鐵證。
就連曹志強之前的那首《君がいるだけで》,論銷量跟影響力,也不如這首《海嘯》。
既然這首歌成績這麼好,曹志強沒理由不拿來主義。
畢竟他已經取得了開門紅,那第二首歌就要再接再厲,再創輝煌,這樣大家才能去掉猜疑,肯定他實力派歌手的地位。
尤其這首歌還是曹志強自己寫的,版權在他手裡,如此一來,一旦歌曲銷量高了,他的收入也會高。
還有,因為有第一首歌的成績,所以在第二首歌的時候,曹志強跟出品公司華納先鋒簽了一個新的對賭協議。
根據這個對賭協議,如果這首歌的首周銷量能突破三十萬張,那“愛音事務所”將會拿到百分之十五的銷售分成。
如果能突破五十萬張,“愛音事務所”將拿到百分之二十的銷售分成。
而如果首周銷量不到三十萬張,則繼續維持百分之十二的銷售分成。
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事,“愛音事務所”是由曹志強跟中森明菜倆人合夥出資,由中森明菜當法人的事務所,目前的簽約藝人有兩個,一個是中森明菜,另外一個就是曹志強。
至於曹志強原先所在的佐田事務所,早已經解約了。
其實提出解約的人並非是曹志強,他還不至於那麼沒人情味,真正提出解約的恰恰是佐田雅志。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佐田雅志的肝病惡化了,加上他父親也病倒了,所以佐田雅志近期已經沒有意思繼續出征歌壇了,要先養病。
也幸虧前段日子佐田雅志被一番宣傳,被迫住院,這才及早發現他的肝病惡化,如果再不積極治療,很可能會惡化成肝癌。
可能是被這些言論嚇到了,佐田雅志不但強行戒了菸酒,而且也聽了醫生的話,把所有的應酬都推掉了,就連佐田事務所也選擇暫時關閉。
既然佐田雅志這段日子要養病,不能繼續工作了,那不能耽誤曹志強的前程,所以佐田雅志前些日子主動找到曹志強,提出要跟他解約。
看到佐田雅志這種情況,曹志強也沒啥好說的,只能安慰了他幾句,並承諾彼此是永遠的朋友,這才跟對方簽署瞭解約協議。
解約之後,曹志強就不再屬於事務所了,本來佐田雅志想推薦曹志強去自己朋友開的事務所,但曹志強卻拒絕了。
因為曹志強忽然發現,其實他根本不需要再簽約其他事務所。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曹志強不需要。
一般日本的歌手簽約事務所,大都是因為事務所有強大的人脈跟實力,能把一個歌手更好的包裝跟推廣出去,再就是免去歌手的各種繁瑣事務。
說白了,事務所就是一個服務性質的中介,可以幫助歌手更好的拓展人脈跟業務,讓歌手免去俗務的打擾。
但對於真正的實力派來講,根本不需要這些。
就好比曹志強,如果他每首歌都是大熱歌,然後他本人成了真正的實力派,那不需要他去求爺爺告奶奶,而是唱片公司求著來找他。
當然,事務所還有個好處,那就是能合理避稅。
因為如果一個歌手單獨跟唱片公司簽約,那產生的收益,就要繳納一筆昂貴的個人所得稅。
日本的個人所得稅是累進稅,賺的越多交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