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的曹志強就跟佐田雅志匯合,然後一起打車去了華納先鋒的總部大樓。

來到華納先鋒後,山本社長並沒有出面,接待曹志強他們的是宣傳科課長富岡信夫。

這並非是華納公司不重視曹志強,而是因為富岡課長本身就是專門負責曹志強的專案組組長,所以只要是跟曹志強有關的,都是富岡信夫出面,這叫專業人做專業事。

是的,華納先鋒作為一家有美資背景的日本公司,其管理模式是相當先進的,跟傳統的日本公司不太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華納先鋒對於旗下的藝人,都是當做一個商品來做,並且會針對這個商品推出一個專門的專案組。

這個專案組,就有點像是這個藝人的經紀公司,如無意外,都是跟隨藝人的成長而成長,不會輕易換人。

當然,如果這個專案(藝人)成功了,這個專案組就會追加人員跟預算,讓這個專案更加發揚光大。

但如果這個專案(藝人)失敗了,或者不夠賺錢,那麼就會有專門的委員會做一個評估稽核,最終決定是繼續追加預算做專案,還是及時止損,終止這個專案。

換言之,華納先鋒的機制,更看重藝人的成績,人情味相對少了許多。

具體的表現,就是華納先鋒給藝人的出場費不如其他公司多,但是分成獎金很高。

可以這麼說,在其他的傳統日本音樂公司,比如JVC的音樂會社,給藝人的出場費基本都差不多,是根據你的人氣以及地位之類的給,也就是論資排輩。

這個論資排輩通常有一個行業標準,比如藝人的年齡,出道年限,過往成績等等,成績不是唯一標準,很少有特例,而且分成給的也少。

這種模式對老藝人比較好,相對保守,不容易出岔子。

比如佐田雅志,之前就是跟JVC的唱片公司合作的,求的就是一個穩當。

華納先鋒則不然,華納先鋒雖然也入鄉隨俗的論資排輩,但給的出場費並不完全按照論資排輩來算,更多的是根據成績或者說唱片銷量來定的獎金跟津貼。

很多年輕藝人成績好,人氣高,華納給的出場費跟獎金也更高,並且會下大力氣推廣你,包裝你。

相反,如果你是個老藝人,但成績差,那華納公司頂多給你個面子事兒,很少會痛快給高額獎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森明菜。

中森明菜為啥年紀輕輕就那麼火,那麼有錢?

除了中森明菜確實有實力外,最大原因就是她的經紀公司給力,以及華納先鋒肯下血本。

你要是讓中森明菜去其他音樂公司,比如JVC,恐怕成績就未必那麼驚豔了。

反面例子就是中森明菜的好友,小泉今日子。

其實在八十年代初期,小泉今日子論人氣跟實力,並不比中森明菜差。

就好比現在的1983年,實際上小泉今日子單純論人氣,是超過中森明菜的。

尤其是小泉今日子走了短髮假小子風后,她的人氣更是扶搖直上,已經超過了中森明菜。

然而,小泉今日子現在別看人氣更高,名氣更大,可要單純論收入以及投入,卻依舊比不過中森明菜。

原因就在於小泉今日子的經紀公司手下有太多大咖了,小泉今日子得到的資源並不多。

除此之外,小泉今日子簽約的唱片公司也不給力。

小泉今日子簽約的唱片公司,就是Victor公司,也就是JVC的下屬子公司,Victor音樂會社。

依託JVC的實力,Victor音樂會社,目前是日本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實力強大,手握一大票牛逼歌手。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小泉今日子得到的資源並不多。

究其原因,除了經紀公司不一樣,偏重不一樣外,其簽約的唱片公司策略不同也很有關係。

簡單來說,作為目前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Victor音樂公司,家大業大,眼高於頂,作風相對保守。

反倒是華納,作為新來的成員,各種銳意進取。

因此,從某種角度看,中森明菜能夠崛起,其實也是華納的成功。

反之則是小泉今日子,明明一開始的勢頭比中森明菜強,其本身的音樂素養也比中森明菜厲害,但就因為經紀公司跟唱片公司不給力,導致小泉今日子逐步泯然眾人矣,倒是讓中森明菜轉型成功,並且一飛沖天,成為一代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