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知識量之豐富廣博,簡直讓朱霖歎為觀止。

還有,哪怕單純說戲,曹志強對男女主的感情問題分析的頭頭是道。

他能從心理學上進行解剖,告訴朱霖,為啥男女主角兩個年齡、身份跟閱歷相差那麼大的人,能走在一起並相愛,那雖然看起來很美,其實是一種吊橋效應。

剛開始,朱霖還奇怪什麼是吊橋效應,等曹志強把吊橋效應解釋了一通,並說這其實是心理學的一個現象之後,這才恍然大悟。

簡單來說,就是危險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進倆人彼此之間的感情。

因此,男女主的第一次相遇,其實並不是一見鍾情,只是因為都有各自的煩惱跟困境,然後偶然相遇後,下意識的想要排解心情罷了。

接下來的接觸,讓兩個人在心靈上開始報團取暖,最終演化成了愛情。

可這種愛情,受限於環境跟身份,註定無法善終,至少在男主角還是個學生少年的時候,他守不住這份愛情,如果堅持走下去,只會讓彼此痛苦不堪,所以他選擇了放手。

女主角也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女主角從一開始就選擇剋制,只是最後剋制不了,於是選擇了離開。

也就是說,一開始,女主角想走,確實是因為流言蜚語,但後來的離開,卻是因為男主角。

你可以把這理解為為了對方好,也可以理解為自私,就看你從什麼角度去解讀了。

不過,由於大多數人其實都喜歡大團圓結局,所以曹志強才刻意沒有把結局搞成悲劇,而是來了個開放性的結局。

這其實就是給了那些渴望大團圓結局的人一個希望,也讓那些喜歡悲劇的人一個理由,怎麼解讀都可以。

應當說,曹志強對這部戲的深入解讀,對朱霖的演技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正因為朱霖深刻理解了角色的定位跟內心,所以她演起來的時候,表情也好,語言也罷,都非常的到位。

與此同時,朱霖的感情,也不可救藥的隨著劇情的推進,而越陷越深,開始真的愛上了近乎本色出演的曹志強。

沒錯,曹志強由於演技不行,所以他飾演的夏秋,真的近乎是本色出演。

除了刻意的壓抑情緒外,平時曹志強偶爾的俏皮話,都跟他本人很像。

而在戲外,曹志強不光妙語連珠,而且還多才多藝。

不管是給朱霖畫素描也好,為朱霖吹口琴也罷,都無數次撩動她的心房。

尤其是跟曹志強漫步在玄武湖畔的時候,朱霖總會有一種小鹿亂撞的感覺,這是她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慢慢的,朱霖的眼光看是更多的放在曹志強身上,哪怕她知道這樣不對,可她就是控制不住。

“這樣不對,我不該這樣!”看著鏡子裡那滿臉水珠的自己,朱霖開始喃喃自語,“不能這麼下去,再這樣下去會出事,我,我不能,不能這樣!”

說完,朱霖拿起毛巾,給自己擦了擦臉,又整理了一下衣領,然後走出洗手間,準備直接離開。

可就在朱霖的手剛碰到門把手的時候,她突然又停了下來。

“不行,他喝醉了,沒人陪可不行,萬一他又難受了怎麼辦?”

“是的,我應該留下來照顧他,不為別的,只因為他是我以後的東家,也不能不管不顧啊。”

再次說服自己後,朱霖嘆了口氣,重新回到臥室,看著依舊呼呼大睡,什麼都不知道的曹志強。

微微搖了搖頭,朱霖找到一條毯子,伸開後蓋在曹志強的肚子上,防止他著涼。

然後又去窗戶邊,拉上遮光窗簾,好讓曹志強能睡個好覺。

然後,朱霖就默默的坐在床邊,輕輕的看著曹志強。

她覺得,就這樣悄悄的看著對方,就足夠了。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

當太陽就要下山的黃昏時分,曹志強總算是醒了。

剛醒過來,曹志強就覺得一陣口乾舌燥,太陽穴也一陣陣的疼,讓曹志強忍不住呻吟出聲。

這一呻吟,立刻把坐在床頭看書的朱霖跟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