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一個故事一首歌(第2/3頁)
章節報錯
說的更直白點,她此時就是個陪吃陪酒陪應酬的花瓶。
至於有沒有其他方面的事情,那曹志強就不好多問了,不過想來應該不至於。
畢竟八十年代的大陸影視圈相對乾淨,主要是作風保守,審查很嚴,而且電影廠都是國企,對女演員的保護還是很到位的。
所以除非女演員自己不潔身自好,否則潛規則這種東西,至少在八十年代初,內陸還是不多見的,因為查到了就完了。
別說查到實錘,哪怕有點沒有實錘的謠言,都能毀掉一個演員。
比如後來的宮雪,就是因為一些捕風捉影的謠言,不得不在事業最好的時候遠走他鄉。
當然了,現在這個時空,宮雪是否還能牽扯進那場風波,那就不好說了。
因此,朱霖這次能出現在飯局上,恐怕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被迫陪吃陪喝,更大的可能,是人家真的是來正常應酬的。
因為這年頭的內陸女明星,甭管名氣大小,其實收入也就那樣,都是發死工資,五十塊錢左右。
至於票房分成啥的,想什麼呢,內陸演員此時壓根沒資格分什麼票房,最多票房好了,給你發點獎金就不錯了。
內陸女明星真正開始崛起,那還得是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嘛,只能說是積累名氣的時代,賺錢就別多想了。
所以這時期的內陸女明星,真正賺錢都是透過其他方式,比如拍雜誌封面,拍日曆封面啥的。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這時期的內陸女明星,其實都比較有傲骨,真的可以自己說了算的。
由此可知,朱霖能出現在這個飯局中,估計真不是被迫,而是心甘情願。
總之,大家見面互相介紹完,接著就是吃吃喝喝,順便在吃吃喝喝中談事情。
曹志強作為請客的主人,當然要先談他的事情。
所以曹志強呢,很快就把他想拜託那位劉主任,幫自己一個朋友,也就是吳青紅的父親,調動去上海的事情說了出來。
聽完曹志強的要求後,那個劉主任倒是很好說話,說這個事兒好說,別的不行,但是調一個人去上海某個電影院,那還是很容易的。
這倒不是他吹牛,而是他真有這個能量。
此時的文化部權力很大,可以說是隻要跟文化沾邊的,包括圖書出版以及電影院體系,全都是歸文化部管。
還是到了1986年之後,電影管理才轉歸廣電管理。
包括各地的電影院,此時也是要聽文化部的。
因此,那位主任說調吳澤民去上海的一家電影院工作,這確實不是難事兒。
不過談完這個事兒後,那個劉主任就開始主動引薦他身邊的一個快四十歲的中年人。
那個看著還很年輕的中年男子叫徐慶冬,據說出生在米國,父母都是真正的***,不可多說那種。
然後呢,這個徐慶
冬呢,是北影學院導演系的高材生,畢業後曾經去文化部工作過,後來因為喜歡電影,又調入了北影廠工作。
雖然徐慶冬背景很大,才華據說也不錯,是能編能導的多面手型導演,但在影視圈裡,他現在還是妥妥的新人。
目前他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一部叫《甦醒》的電影,不過影響也就那樣。
這一次,那位劉主任之所以答應幫曹志強的忙,給吳澤民調動工作,說穿了,其實是為了幫這個徐慶冬。
換言之,是這位北影的徐慶冬先生呢,靜極思動,想要拍箇中國第一部音樂電影,類似《音樂之聲》那種,於是找到了文化部當年的上司,也就是劉主任幫忙。
劉主任很明白徐慶冬的背景,也樂意幫這個忙。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這個時期的國內電影圈,也是論資排輩的,而且是有自己獨特的圈子。
徐慶冬就算父母背景驚人,但終究不是影視圈的,所以這種背景不會給他帶來多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