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因為那都是託啊!(第1/4頁)
章節報錯
跟大姐曹佳佳東拉西扯的聊了會兒天之後,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下午兩點。
兩點一到,飯店除了外賣之外,就不再供餐,但也不會強行趕人走。
簡單說,就是到了兩點後,在飯店就餐的客人呢,飯店就不再提供服務,但也不是立刻趕你走,你還可以再吃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後,也就是三點的時候,就正式關門歇業,一直到晚上五點再重新開門。
如果有客人磨蹭到下午三點還不走,那時候飯店也不會強行趕你走,但什麼都不提供,包括一杯水也不給,並且服務員會自顧自的開始收桌子打掃。
這時期的老北平人都要臉,一般這麼做的話,除非真的死皮賴臉,否則是待不下去的。
真要是死皮賴臉的,有何雨柱在,他的脾氣也不會慣著。
當然,據曹佳佳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客人不配合的,不會下午三點還在店裡賴著不走。
果然,一到兩點,就看到好多人自動離開,只剩下極個別第一次來,對規矩不熟悉,又正好還沒吃完的客人,這也導致飯店一下就冷清了。
不過,堂食跟包間雖然停止服務了,但外面排隊買外賣的人,卻依舊絡繹不絕。
只是那些買外賣的人都是貼邊排隊,自成一脈,不在堂食逗留,而是直接去後廚打飯,並且好多人都是自帶飯盒。
有一隊排隊的人去打飯,搞的這個飯店一下就變成大食堂了。
據說,這也是食為天的一個風景,畢竟別的私人飯館還沒有這種排隊打飯的情況,只有食為天因為開了外賣口,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本來曹佳佳還有些擔心,擔心這些排隊打外賣的會影響在飯堂里正規就餐的食客,誰知道一問才發現,大家對這種情況反而十分暖心跟適應。
因為此時大多數的工廠大食堂,就是這個模式,也就是一隊工人排隊打飯,打了飯就可以回去吃或者直接在食堂裡就坐吃飯。
食為天跟那種食堂的區別,就是打了飯的人不能在飯店裡吃,只能帶回家吃,而且很多硬菜跟現炒的菜餚呢,外賣那邊沒有。
再加上外賣的餐品都是普通的大鍋飯,價格雖然不算便宜,但也相對公道,跟在飯店就餐的食譜完全不一樣。
種種的差異化對待,反而讓在飯店吃飯的食客有了一種優越感,有了一種領導吃小灶的感覺。
沒錯,在這個時期的單位食堂,一般分大堂跟小堂。
大堂就是一個大房間,也是食堂主體,是普通職工聚眾吃飯的地方。
小堂指的是小房間,一般叫偏廳或叫小灶,主要是領導幹部就餐的地方。
當然了,除此之外,食堂也有包間,主要給真正高階領導請客用的,但這種包間的數量就很少了。
換言之,單位食堂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根本沒有公平就餐一說。
食為天飯店的包間先不說,哪怕最大的堂食,也跟單位食堂的大堂沒法比,最多跟單位食堂的小棠或者偏廳比一比。
本來來吃飯的客人還沒感覺,但看到好多客人排隊打飯,卻只能路過大廳去後廚打飯,買的飯菜跟大廳的飯菜不一樣不說,還不能來大廳就餐,這就讓在大廳就餐的人,有一種當領導的感覺。
畢竟在普通的單位食堂裡,只有領導才能去偏廳吃小灶啊。
現在這種情況,可不就跟領導吃小灶的感覺差不多麼?
至於去包間吃飯,那不用說,那是高階領導辦酒局,同樣很有代入感啊。
這年頭的人,對經商發財的感觸其實還不是特別深,但對當領導的期待值,卻絕對是拉滿的。
食為天透過這個外賣的方式,反倒是讓大家有了一種當領導的感覺,這可能也是食為天最近突然爆火的原因之一。
曹佳佳看不出這裡面的門道,但曹志強豈能看不出?
他只過來走了兩趟,就透過大家的神情跟對話,琢磨出這裡面的味道來了。
答桉很簡單,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啊。
這也讓曹志強略有些猶豫,猶豫要不要開個視窗。
因為開了視窗,買外賣的人就不用路過大廳,直接在外面就能買了。
這樣做方便是方便,但卻會讓在食堂就餐,尤其是大廳就餐的人呢,少了一種對比的樂趣。
可如果放任大家繼續排隊路過飯店大廳,直接去後廚買外賣的話,確實會影響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