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先富帶動後富?”大領導微微皺眉,嘴裡重新唸叨了一遍。

“沒錯!”曹志強鄭重的點點頭。

“過去什麼都是計劃經濟,什麼都按計劃來,所有人被管的死死的,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被大大的扼殺,就算有些人特別有才華,特別有能力,也無法得到施展,或者不想施展。

為何呢?因為施展才華沒有好處,甚至可能有壞處,自然就沒有動力。

我也學過政治,知道一句話,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可以影響生產力。

合適的生產關係,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合適的生產關係,則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就目前而言,很明顯,什麼都一刀切,完全摒棄市場的計劃經濟模式,已經走不通了。

如果這個全部計劃經濟的模式還能行,上面也不會力推改革開放,並且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了。

當然了,大事兒我不懂,但我知道發生在身邊的點點滴滴。

就我個人來講,如果不是有了自費出書這個情況,我也就不可能以這種方式,去跟出版社談判,並最終獲得版稅分成這種新的稿費支付方式。

而沒有版稅分成的稿費支付方式,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獲得如此多的財富。

由己及人,我能在出版領域賺到這麼多錢,那其他人呢?其他行業裡那些先行一步的先行者呢?

恐怕利用政策而先一步發家致富的人,也有很多吧,要不然也不會有萬元戶一說了。

然而,現在的萬元戶都是什麼人?大部分都是個體戶!

而據我所知,那些早早成為萬元戶的個體戶,大部分是經營餐飲跟服裝的,而恰恰是這兩個領域,目前都已經放開了限制,早早進入市場經濟了。

然而,個體戶所受的限制還是太多了,比如僱傭人數有限制,經營規模有限制,甚至交稅方面也有限制,這樣一來,那些早早賺到錢的個體戶,就很難把賺到的第一桶金,轉化成資本,進而擴大經營規模。

這個時候,我們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制度,比如西方的私人公司制,或者我們叫民營經濟。

現如今,我國的公司,全都要麼是國營,要麼是集體,就沒有一家公司是私人性質的公司,這就很不合適。

私營經濟也是我國經濟的有力補充,尤其是如今這個情況,更要如此。

我不知道大領導您知不知道,現在民間老百姓,尤其是年輕人的工作狀態。

不管您知不知道,我就姑且一說吧。

現如今不是過去了。

在過去,我們沒有足夠的工作崗位給年輕人,還可以用上山下鄉或者進行大三線建設等方式,去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可在這個時代,上山下鄉不會搞了,年輕人都拼命的往城裡跑,就連原本的農村人,也想盡辦法進城。

這就導致城裡人越來越多,且很多沒城市戶口的黑戶也越來越多。

城裡人越來越多,可工作崗位卻相當有限,根本不夠給所有進城的人工作。

進了城,又沒工作,那怎麼辦?只能是當無業遊民,然後坑蒙拐騙搶。

現在的治安形勢為何越來越差,根本原因就是就業率的問題。

然而,我們原先的國企底子太薄,崗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很多都是父死子繼,到處都在開源節流,根本不可能大規模的招募新人進去。

工廠不招新人,城裡的新人卻越來越多,這不就是問題所在麼?

怎麼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