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大陸淪陷了?什麼時候的訊息?!”

這,算是吃瓜吃在自己家了嗎?

很快,這個訊息就在整個路某團隊傳播,並引起了近乎所有人的議論和高度重視。

除了路平安,他還在看樂子,還有點不懂。

“呃,你們這麼激動做啥?不就是奧斯大陸(澳洲)嗎?就算丟了,和我們有關係嗎?”

路平安有點無法理解,直到他得到了一張張震驚的面容。

“.我們以為您對政治不理解是裝的,您明明在重要政策上很厲害。”

“哦哦哦,我懂了,你是想聽聽我們的看法?”

看到這種情況,有人給了梯子,路平安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聽了。

聽了兩句,路平安就懂了,這完全是兩個世界線的偏差,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左右的“汙染繁榮”之後,那些許偏差就不斷的放大。

蝴蝶效應拋起了颱風,逐漸改變了兩個世界,一點點小小的區別,最終化作了兩個世界地緣政治的本質區別。

“紅星沒有解體,但也不可避免收縮,花旗聯邦依舊強勢,但其勢力範圍也主要還是美洲大陸和奧羅巴,對亞洲這邊有限.”

這些改變,其實論及根本,都是一件事——“外在壓力”

當世界出現了大量的“汙染”,治安就自然的成為了問題,連帶著的就是擴張的成本大幅增加,各大國也只有能力管好自己身邊的事情。

世界霸主?這個爛攤子誰想去爭,先把自己活好吧。

紅星還能存續,也是因為其並沒有盲目的擴充套件,沒有一腳插入中東、中亞陷入泥潭.花旗沒有把勢力在那些區域插入太多,也是因為紅星沒有必要和其死磕的根源。

你退了,我自然也退了,你看不上,我也看不上,就是這麼簡單直接的原因。

雖然之後紅星也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可避免的衰退了,但也沒淪落到另外一個世界解體的程度。

當然,也是因為花旗那些西方國度自己老家內部就煙火不斷,沒能力也沒心情去幹涉太多外國。

兩強依舊存續,但也依舊只是兩強而不是兩霸,連帶著就是東大的生存空間比另外一條線的還要自由,在發展起來之後,很自然的把周遭勢力更加控制在自己的影響範圍內這也是涅槃計劃推出後,第一批全力支援的會是東南亞、櫻島、紅星等周邊勢力的根源,現在東國很自然的成為了本地最大的勢力核心。

冷戰,或者說兩邊勢力的對抗依舊存在,只不過由於外在壓力的存在,沒有那麼尖銳,在人類都要為存續而戰的時候,內鬥自然成為不了主旋律。

看起來很不錯?再好的局勢和變化,依舊有受損者,但恐怕只有穿越者路平安才知道,這個世界線最大的受害者,是澳洲。

“奧斯人,最初本來就西方的流放地,不受待見,而之後的發展,也很一般.”

這就讓路平安有點不懂了,但看了一下歷史,他察覺到了本質的區別。

其實,澳洲更近的,明顯是亞洲它就是海外的孤島,雖然歸屬於西方勢力,但當西方的領頭人花旗都被限制在自己的美洲周遭的時候,它也自然得不到多少重視。

兩方對壘,前線自然得到重視和投入,但雙方對壘的勢頭大幅削弱,前方就成了沒多少戰略價值,還有風險存續的邊陲之地。

“.更慘的,是這個世界海運非常危險,而空運.只有浮空飛艇而沒有速度更快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