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夜色深沉。

屋子裡一燭如豆。

一家人圍著新置辦的燭臺吃飯,飯菜很不錯,可朱娘和李姨娘怎麼都打不起精神。

“娘,還是蠟燭亮啊,我以後讀書的話還是用蠟燭吧,比起桐油燈好多了,賺錢了真好。”

朱浩想活泛一下飯桌上的氛圍。

朱娘望著兒子,輕輕一嘆:“小浩,你祖母的話,想來你應該聽到了吧?如果為娘還繼續跟家裡邊作對,那你連讀書的資格都沒有,以後談何秉燭夜讀?”

“娘,本地先生找不到,可以找外地的啊,這天下間又不是說只有安陸之地才有教書先生,就算娘把我送到學塾也行,跟著同齡人一起讀書,相互激勵,或許更能促進學業進步呢。”

朱浩一臉樂觀的表情,朱娘看了心裡更不是滋味。

李姨娘問道:“夫人是想……為了浩少爺,從了?”

朱娘未做表示。

如果只是為了她自己,就算咬牙也要堅持下去,可涉及孩子前途,當孃的便猶豫了。

朱浩正色道:“娘忘了之前咱的約定嗎?現在還沒到月底,祖母只是順道過來給娘施加壓力,娘若就此屈服,那咱之前的努力算什麼?咱的曬鹽法,是不是要交給家裡?怎麼對得起爹在天之靈?”

朱娘搖搖頭:“為了讓你有書可讀,娘吃多少苦都行,娘不想讓你小小年紀就在市井廝混……看看你最近都跟仲叔他們攪和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難道以後你就做個販夫走卒?而且……若是你不回朱家,如何承襲你爹的軍職?這一步早晚要走……”

朱娘想得很長遠。

就算朱浩真的找到先生,開蒙讀書了,但靠讀書走科舉出人頭地,依然是小機率事件。

最後最大可能還是要承襲軍職,朱浩的父親為大明盡忠而死,可謂根紅苗正,接班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但前提是必須要服從家族安排,因為這軍職準確說是朱家帶給朱浩的,而不是朱娘。

“浩少爺,姨娘覺得……你娘說得很有道理。”

這次連李姨娘都動搖了。

其實李姨娘最怕回到朱家,因為她只是小妾,若是朱家非要給她指派人家,她沒有任何拒絕的辦法。

但李姨娘很在意朱浩的前途,哪怕明知回朱家有危險,也義無反顧。

朱浩嘆了口氣。

他算是看出來了,現在兩個女人都開始偏執,光嘴上勸說沒用,只能靠自己實際行動來掙脫束縛。

“娘,姨娘,不管你們怎麼想,至少拖到月底吧,咱不能主動放棄,就當給我一個機會,好好爭取一下。”

朱浩用熱切的口吻道。

朱娘不解地問道:“小浩,你說的爭取……是指什麼?”

朱浩沒法解釋,總不能說我要努力爭取進興王府當書童吧?

自甘下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