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佐離開後,朱浩也要收拾一下心情,準備迴歸到以往的生活狀態。婁素珍見朱浩臉色嚴肅,問道:「西北局勢,讓公子心懷憂慮?」「沒有。」

朱浩搖頭,「西北局勢倒還好,只是我先前跟陛下預言過,大同等地邊軍可能會譁變,現在時間臨近,陛下對此非常重視。其實我更關心的是東南海防,倭寇這兩年低調中崛起,已對我大明東南海疆形成威脅,我一直力主造船,現在有了一點成績,也該檢驗一下我大明水師的實力了。」

婁素珍頷首:「看來公子對天下局勢瞭然於心,處處料事於先,難怪陛下器重有加。」

朱浩側頭瞥了她一眼:「你當我是在吹牛逼?不過在陛下跟前,偶爾吹吹牛逼也未嘗不可,但我所說可不都是玄乎的事情,就怕一切都在往我預想的方向發展。」

····......

朱浩回城,先去見過陸松。

陸松近來已不負責永平府鐵礦之事,而專司京城火車站的安保工作,有關陸松出任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一事也暫時沒了下文,一方面朱宸到現在還沒卸任,另一方面朱四屬意陳寅為下一任北鎮撫司鎮撫使。

當然,駱安繼任錦衣衛指揮使,基本已確定下來。

陸松並不著急,本來他在興王府儀衛司內排名就不是很靠前,加上有在正德朝充當朝廷細作的經歷,他對自己上位並不是那麼迫切,這也跟他妻子在蔣太后身邊得到器重,不想被人笑話說走夫人路線有關。

陸松的心態一直保持得很好。

「我想讓陸千戶你去一趟天津船廠,按照我給的圖紙,為新船配備新式火炮,再拉船隊到江浙一代,打一打倭寇,提振一下海防將士計程車氣。」

朱浩跟陸松說明來意。

陸松非常為難:「卑職從未帶兵上過戰場,更何況還是統領水軍······只怕會辜負朱先生的厚望。」

朱浩道:「這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我打算讓你帶上陸炳一起,現在思賢居那邊無須太多人守護周全·······你順帶把關敬一併帶去,這算是興王府出身的軍將一次很好的實戰機會。

「我們對敵倚靠的是武器的代差碾壓,現在倭寇尚不成氣候,取勝的機會很大,就算不能一次根除,也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我覺得你實在沒理由拒絕。」

朱浩把詳細作戰計劃都給陸松制定好了,但陸松依然忐忑不安。

留在京城混日子,是興王府出身的多數人的想法,這裡錦衣玉食,執行的公務也不是很繁瑣,收入高,有各種外快可以撈,偶爾還能接觸皇帝,指不定就能急速拔擢,為什麼要去東南沿海打倭寇?

打仗這種事,總歸有生命危險!

「當然,陸千戶你不願意去,我也不勉強,這正是我提前來跟你商議的原因,而不是請陛下直接下町。」

朱浩笑了笑。

陸松想追求安穩生活,自己怎能強求?陸松道:「卑職願意前往,只是······」「你有何顧慮只管說。」

朱浩隨手拿出一疊圖紙,擺放到桌上。

陸松嘆息道:「如今錦衣衛內已形成各個山頭勢力,卑職就怕調任別處後,手裡的差事不能由自己人承繼,將來回京時已無容身之所······」

意思是錦衣衛也開始內捲起來了。

皇帝剛到京城時,興王府儀衛司出身這群人,對於利益還不是那麼渴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幾年下來皇帝站穩腳跟的同時,興王府出身的人也將各自的基本盤劃分清楚,陸松是個實在人,他很怕去幹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回來後連自己的地盤都被人給侵佔了。

朱浩微笑道:「陸千戶放寬心,待你打勝仗歸來,

南鎮撫司將歸你統轄,另外礦山和鐵路我都會交給你打理。既然我相信你,哪有在分配利益時偏向別家的道理?安心去便可!」

......紫禁城。朱浩入宮面聖。

乾清宮,朱四早早為朱浩準備好了茶點,還想請朱浩在皇宮吃晚飯,讓御膳房著手進行準備,又怕被人知道朱浩入宮之事,只讓張佐侍奉在旁。

朱浩入宮第一件事,就跟朱四提出要在東南沿海開闢戰場的計劃。

「······這麼快?先前不是說,那些新造出來的海船難登大雅之堂?最近朕也研究了一些海戰圖志,說大船打小船的時候,也不是每次都有優勢,容易被敵軍以火攻等方式圍攻,靈活性很差······」

朱四不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講到什麼東西,哪怕朱浩臨時提出,他也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朱浩道:「這次我們掃蕩的是江浙沿海的海島,把倭寇和海盜盤踞的島嶼一座座全拿下,倭寇和海盜被逐出大陸後,便躲在那些小島上,他們的船隻不但破小,數量也不多,而我們的船隊規模已壯大到碾壓對手的地步,無須擔心對手的圍攻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