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賴在翰林院(第1/2頁)
章節報錯
紫禁城,乾清宮。
朱四正在召見新任翰林學士黃瓚,對黃瓚面授機宜,讓其繼續在大禮議的事情上出力。
張左在旁聽著,臉上一直都掛著笑容,等君臣會面結束,朱四安排張左親自送黃瓚到翰林院就任。
以司禮監掌印太監跟黃瓚同行,正是體現出皇帝對黃瓚的重視。
“張公公,其實不必勞煩您大駕的。”
到了宮門口,黃瓚便想讓張左回去。
這邊皇帝要跟黃瓚保持親密戰友的關係,黃瓚卻覺得,自己身為文臣,不應該跟帝黨走得太近。
張左笑道:“陛下的吩咐,咱家豈能不遵從?黃學士放寬心,就算到了翰林院,咱家在人前也不會多說什麼,你就當咱家不存在便可。”
黃瓚想了下,這才點點頭,隨後御馬監準備了兩輛馬車,一前一後載二人去了翰林院。
……
……
翰林院新任翰林學士正式到任,還是負責幫朝廷議禮,屬於“繼統不繼嗣”派別的干將。
以黃瓚在儒官中的聲望,顯然撐不起這個職位,翰林院的人也沒有待見他,只是當聽說黃瓚來上任,身旁還跟著張左時,有些人不得不重視起來。
楊慎此時正在翰林院中,但他來的目的,不是修《武宗實錄》,而是讓人整理歷史上有關禮法典故的桉例。
楊慎準備在京城出版一批有關議禮方面的書籍,進一步從輿論場上抨擊嘉靖皇帝的任性妄為,佔領道德制高點。
葉桂章和餘承勳一起過來見楊慎,告知黃瓚到翰林院上任的事。
“……他這次來可不簡單,司禮監掌印張公公親自陪同,看樣子陛下對議禮仍舊不肯罷休,只怕接下來還有新的小動作。”
餘承勳說話聲音儘量保持低沉,生怕別人聽去。
楊慎道:“可有人去見?”
餘承勳嘆道:“若只是他一人來,旁人或可裝湖塗,但現在就連石學士和豐學士也不得出面迎接……要不用修你也去看看?”
“不用了!”
楊慎並沒有那麼著惱,大概他從心底瞧不起黃瓚,當下冷冷地補充一句,“這只是個無關痛癢的小人物,給陛下出謀劃策之人絕對不是他,倒是一直沒在議禮事上露過面的張侍讀,你們可要加緊留意了!”
葉桂章驚訝地問道:“用修是說,那位張侍讀或是為陛下獻策之人?”
餘承勳在旁道:“倒是有這種可能,不然為何受陛下拔擢的翰林侍讀,卻在此事上連一點聲音都沒發出?不同尋常啊!”
張邦奇被皇帝塞進翰林院,到現在卻什麼事都沒做,顯得異常低調,但越低調就越會引起旁人懷疑。
“敬道今日還是沒來應卯嗎?”
楊慎突然問了一句。
餘承勳搖頭:“敬道這人,你知道的,幹什麼事都沒積極性,估計沒人去三催四請,叫不來這尊大神,不過無關痛癢,他在哪兒不一樣?”
葉桂章道:“就算敬道到了翰林院,對局勢也無影響。”
楊慎沒再做評價。
但餘承勳和葉桂章都能感受到,楊慎好像真的很器重朱浩,哪怕以往都覺得朱浩跟他們貌合神離,有時甚至唱反調,可關鍵時候……楊慎居然還是想讓朱浩幫他,而不是他們這些自以為的嫡系。
……
……
黃瓚正式到任翰林院第一天,日子過得並不痛快。
很糟心。
開始時有人迎接,那些人只是看在張左同行的面子上,等張左離開後,所有人都對他很冷漠,黃瓚甚至不知自己能做點什麼,做了一輩子官,卻對翰林院的事毫無頭緒,連個能真正帶他熟悉環境的人都沒有。
他本指望張璁能早點來,不想張璁也知道自己不受歡迎,當天翰林院中不見其身影。
黃瓚下午很早就離開翰林院,回去見到在府宅中等他的蘇熙貴。
“姐夫,這翰林學士好當吧?”蘇熙貴本來還想過去恭喜黃瓚,新官上任第一天,總應該風風光光,誰料黃瓚冷冷地甩下一句:“有時間幫我去問問那位朱小友,陛下幾時讓我入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