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太害怕印加帝國皇帝統領的軍隊了,因為在他們的記憶中,帝國“御林軍”有著強大的“金屬”武器……雖然只是零星裝備的青銅長矛和刀劍,但在土著根深蒂固的思維裡,那是可以割傷和刺進身體的利器,更別說作為御林軍還穿著“盔甲”,一種類似蓑衣的東西……那種用草木編織而成的衣服,在印加帝國海岸居民看來,老牛逼了。

然後就在海岸邊民逃散的同時,關德召下令麾下炮手開炮。

“轟轟――”

火炮齊鳴。

關德召只帶來二十門行動式火炮,一枚枚開花彈從炮口噴射出去,劃過一道道完美的拋物線,落地後炸開一片片。

隨著二十門火炮連續發射,然後對面倒黴的印加帝國御林軍,立即見識到了什麼叫“降維打擊”,他們還沒靠近明軍的陣地,就直接被炸上天。

後續印加帝國的御林軍還想往前衝,但大明騎兵已經列陣迎戰,幾個來回就殺死超過一千人。

然後剩下的印加帝國士兵,毫不猶豫轉身往山上逃竄。

於是之前逃散的海岸邊民,又自發聚集起來,跟隨大明騎兵衝殺,隨後更是越過一匹匹戰馬,直接朝山坡上的城門方向發起衝擊。

……

……

關德召當晚並沒有攻下城門。

因為天色很快便黑了下來,地勢又不利於騎兵發揮,最後這場遭遇戰就以大明軍隊兵不血刃消滅印加帝國四五千御林軍結束。

安營紮寨,佈置好防禦後,明軍上下耐心等候第二天到來。

第二天黎明前,朱浩派出的第二波人馬,也就是五百民軍,帶著糧草和十門重炮抵達。

重炮就是臼炮,炮彈採用實心彈,任務就是把敵人的城牆給炸開,方便騎兵和步兵衝進城去。

昨日關德召統領兵馬,殺得很過癮,現在援軍抵達,他覺得可以一天內就攻下這座山坡上的城市,不料印加帝國皇帝發現己方實力不濟後,立即派出使者前來講和。

“尊貴的天神使者,我們的國王願意每年獻上貢品,以換取長久安穩。”

關德召道:“告訴對方,除非他們的國王原來出城負荊請罪……知道什麼叫負荊請罪嗎?就是光著上身,揹著荊條出來投降,否則免談。”

訊息帶進城內。

一片躁動!

關德召的態度激怒了守軍,或者說是激怒了印加人的皇帝,皇帝隨即派遣兩萬大軍出城,再一次跟關德召的正規軍“決戰”。

但這次出擊,印加人顯然並不是真的要跟大明軍隊玩命。

意圖只有一個……掩護印加帝國皇帝突圍。

於是乎,山上的城池在往城西山下派出兩萬軍隊發起進攻的同時,城東背靠山坡的一邊,另外一路大概也有兩萬多人馬,卻像無頭蒼蠅一樣,出了低矮的東門後便開始逃竄。

關德召在山下看到這一幕,心中異常焦急。

可惜他現在無法分兵到城池另一邊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