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站穩腳跟(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批土著已進入融合階段。當下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本身朱浩帶來的大明墾殖隊伍就陽盛陰衰,而土著的情況比大明這邊也好不到哪兒去,以至於朱浩手下人口雖然已經過四萬,但女人的數量卻只有五千多的樣子,男女比例太不平衡。
尤其是那些沒有帶家捲來新大陸的大明軍人,他們比之普通工匠、農民和漁夫,生活方面的需求更高,或者說更有主見,一旦不能實現他們的願望,說不一定就會尋釁滋事。
土著住進營地,口糧問題亟需安排,接下來就是要去將京京二的子民土地全都接收,尤其是要讓所有大明來的人嘗試將馬鈴薯、番薯和玉米當作主糧,如果單純靠船隊所帶糧食,估計再有半年左右就不夠用了。
陸松這天出去巡查完畢,回來後對朱浩道:“先生,那些番邦子民,尤其是女子,似乎對於貞節等事看得並不是很重,先前發現有士兵騷擾……她們好像並不太在意。”當陸松跟朱浩報告這件事時,作為軍中副帥,他對此其實帶著幾分擔心。
畢竟女人就那麼多,一旦開了口子,接下來可能會引起紛爭,甚至有可能會帶來內亂。
在這遠離大明的地方,唯一的法度就是朱浩的軍令,除了土著女人外,還有就是工匠帶來的妻、女等,當兵的手上持有武器,很可能會亂來。
朱浩道:“這也是我為何堅持對全部人員進行軍訓,並從中選拔優秀者組建民軍,就是要在官兵之外形成一股可以制衡的軍事力量。現在先把番邦的人暗自妥當,分配下工作,並找人教授他們漢語,規定當兵的一概不得前去打擾!”對目前的局面來說,朱浩能做的就是靠軍令來規範。
當下雙方語言不通,土著是為了得到庇護才加入進來,面對普通當兵的還好說,就怕其中有兵痞鬧事。
所以朱浩隨後又補充了一句:“若是有人鬧事,立即執行軍法,亂世當用重典。”
“明白。”陸松要的就是朱浩的軍令。他麾下的錦衣衛,算是這支隊伍中為數不多軍紀嚴明的隊伍,相當於督戰隊,關鍵時候還是要靠陸松出來撐場面。
…………接下來一段時間,大概一個月左右,朱浩並沒有輕易對外擴張。
不過朱浩從京京二那大概瞭解了當下的形勢……總的來說,就是周圍土著城邦,基本已被歐洲殖民者給掃蕩了一遍,京京二的城池已屬於中美洲西部,遠離歐洲殖民者登陸方向,再加上這片地區並不是很富饒,歐洲殖民者只是過來掠奪一圈,這一年多沒有再來過。
這變相告訴朱浩,如果想要在本地安營紮寨,這是個絕佳的機會。但對於朱浩來說,休養生息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無論是種植還是開礦,都需要人手,更需要資源的積累,而現在這個地方擁有的資源除了基本的木頭和澹水外,都要靠隨船帶來的物資,而全軍上下最喜歡的金、銀等物,目前沒有找到礦脈,沒法產出。
朱浩所在意的鐵礦和煤礦,也需要大批人手進行勘探和發掘。這一個月來,幾乎就是朱浩打造一個堅固城池的時間,靠自身近四萬人,加上京京二帶來的五千人,愣是從無到有建立起了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市,並以此為基礎,在城裡修建了民房,以及海邊進可攻退可守的船塢和碼頭,火炮也架設到位。
“公子,我們一直要留在這裡嗎?”婁素珍對於征服新大陸,積極性很高。
她似乎看出來了,這片陸地遼闊無邊,大到可能堪比大明的疆土,這只是她初步的印象,而像這種蠻荒之地,婁素珍感覺處處都是機會。
朱浩道:“番民不都說了,只有靠近西海岸的地方白人才少過來,如果我們要往內陸開進,必然會遇到佛郎機殖民者,會發生一連串惡戰。我們最大的問題便是身處海外,無法補充兵員。”婁素珍問道:“難道那些洋夷,就擁有源源不斷的兵源?”朱浩嘆道:“他們當強盜當習慣了,可能自身生存也面臨問題,才到處劫掠。在這片陸地上,他們的人應該比我們多,但是否能整合起來兩說,但接下來幾年,我們定會遭遇連番襲擾,在我們發展到一定規模前,不能全線展開反擊,太過憋屈。”婁素珍道:“這便是公子要先扎穩腳跟再擴張的原因,是嗎?”
“嗯。”朱浩點頭,
“這算是我們最後的堡壘……如果兵敗,目前擁有的糧食等物資不足以支撐我們返回大明,那時軍心渙散,兵無鬥志,恐怕難以支撐下去。所以我們要把這裡作為最後的依託,構築大明在新大陸最堅固的堡壘!”婁素珍道:“妾身對於打仗之事不太明白,但穩住這座城池,妾身還是可以做到的。”
“好。”朱浩本來也打算把城中行政事務交給婁素珍。組織包括土著在內的居民墾荒,種植糧食,讓婦女紡線、織布等,都需要進行規劃並具體交給人執行,朱浩帶來了紡紗機和織布機,當地又有現成的木質材料做一些簡單的紡織機器,而中美洲又盛產棉花,還有源源不斷的羊毛供應,可以率先發展紡織業……不過所有盛產工具都需要用到鋼鐵,這正是朱浩當前必須要解決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