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朝會現場。

朱四讓張左告知有關東南沿海一戰獲勝的訊息,並表明這件事有朱浩的功勞。

「……仗打贏了,接下來靖海的事還會繼續,但先前派出去的船隊有走失沒回來的,這功過應該怎麼算?」

朱四好像是在問詢現場的官員。

沒人願意回答這種問題。

東南剿滅海盜和倭寇的戰事,本來就不是朝廷計劃之列,或者說以嘉靖初年海盜和倭寇的實力,尚不足以引起朝廷重視。

要是朱浩帶兵平定西北,那結果就截然不同。

兵部尚書金獻民走列道:「陛下,目前東南海戰應當立即停歇,否則便是勞民傷財。」

朱四皺了皺眉,斥道:「身為兵部尚書,首先不想平盜寇安一方百姓,而是琢磨給朝廷節省錢糧,你到底是兵部尚書呢,還是戶部尚書?」

金獻民感覺皇帝怒意滿盈,彷彿一座活火山,隨時都會噴發,嚇得一縮脖退了回去。

眼見金獻民噤若寒蟬,別人更不會說什麼,奉天門前一片安靜。

朱四道:「朱卿家目前已是翰林學士,又身兼禮部右侍郎,朕對他也算不薄。這次姑且功過相抵吧。」

在場大臣心裡都很彆扭。

朱浩無中生有發起剿滅盜寇的戰事,又主動站出來承認過錯,這邊皇帝要釐定其功勞,最後宣佈功過相抵……純屬就是沒事找事!

劉春走列道:「陛下,既然功過相抵,是否讓朱敬道早些回朝?」

朱四道:「先前朕讓他回家閒住,也是因此事。那就派人通知他,讓他回朝吧。」

【穩定執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既然想不明白,就要把朱浩往壞處想。

萬一朱四和朱浩這對君臣,覺得朱浩的聲望不足以入閣,故意用這種方式,體現出朱浩志向高潔,為其積攢澹泊名利的好聲望,回頭再把朱浩直接塞入閣……

到時朱浩既成為他們的對手,還讓黃口小兒爬上高位,對朝事影響更多。

劉春連忙道:「敬道絕對不是那種人,他跟伯虎很像,我等不要妄自揣度。」

……

……

乾清宮。

張左將一份朱浩所寫奏疏,呈遞到朱四面前。

「……敬道還是想去東南嗎?朕怎麼留都不成?他不會想致仕還鄉,當個閒雲野鶴的桃花庵主人吧?」

朱四知道朱浩決意要走,一時氣憤難平,忍不住出言譏諷起來。

張左道:「陛下,那是唐先生曾經的心願,朱先生他……應該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