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臉色很難看。

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但事到如今他似乎沒什麼好說的。

“強扭的瓜不甜。”

朱四突然說了一句沒來由的話,“朕同意朱卿家所請,他的職位仍舊不變,可以出京師,無論是去西山,還是永平府,甚至是天津,但不可去旁處。兩個月內,此事必定要有個結論,到時朕再論處!退朝!”

戶部尚書黃瓚提醒:“陛下,還有別的事……”

“不談了!”

朱四很是不耐煩。

對朱四來說,本來當天的朝會就可有可無,卻因為他來了一趟,感覺自己跟朱浩間的友情已經破滅。

他甚至賭氣讓朱浩可以離開京城。

至於責任……他並不認為朱浩有什麼責任,他恨的是現在無論是朱浩,還是那些文武大臣,都想讓朱浩把手裡的權力交出來。

反而是他這個皇帝,一直都想保朱浩,而朱浩卻不領情。

好心當成驢肝肺,他既傷心,又委屈,更氣憤難平。

……

……

這次朝議,以超長待機和突然宕機結束。

朱浩往宮外走的時候,一個人都不往朱浩這邊靠,連之前跟朱浩關係不錯的劉春,都只是遠遠看著。

旁人對朱浩的指點仍舊不少,但朱浩卻不在意。

對朱浩來說,跟朱四交惡並不是什麼壞事,朋友間的友情有時候就是那麼脆弱,以往朱四是興王世子,或是那個剛登基彷徨無助的少年帝王,他可以稱其為朋友,但現在,朱四已經大權在握,已不需要刻意維持一段友情。

剩下的,只是君臣間的利益。

從朱浩的角度出發,既然京城不適合他搞科研,那他就不會卷戀這盛世繁華,哪怕只是回家安心做幾天閒人,也好過於在朝堂受氣。

什麼首輔、尚書、翰林學士,對朱浩來說不過只是個頭銜罷了,他要的不是位極人臣,而是改變時代,如果朱四不能給他這種幫助,那他寧可跟朱四保持距離,甚至分道揚鑣也在所不惜。

……

……

朱四回到乾清宮後,大發雷霆,把桌上能摔的東西都摔到了地上。

朱四和朱浩間,從來沒有因為一件事鬧成這樣子。

張左等人只能立在殿門口,既不敢上前去勸說,又怕被皇帝誤傷,他們不知該如何勸解,因為他們都知道,朱浩在大明的地位太過特殊,近乎是皇帝從少年時到現在的精神支柱。

支柱突然轟塌,想找補回來……怎麼做才對?

誰有朱浩那本事?

能算準一切,步步為營,誰能跟皇帝建立起那麼深厚的友情,幾次救皇帝於水火?還有誰能跟皇帝一起長大,既是朋友又是師生,共同面對那麼多困難?

朱四摔過東西后,心情似乎好了些,坐下來後,悶著頭像是在思索事情。

張左這才戰戰兢兢走了進去,把一些重要的東西撿起來,卻不敢再往桉桌上放,只能先捧著,或是讓人放到別的地方。

朱四道:“敬道不在翰林院,是不是翰林院中什麼事都要受楊應寧那老匹夫管轄?”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