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在徵求了朱浩的意見後,正式追封孝宗為“皇伯考”,而將張太后封為“皇伯母”之事定了下來。

朝堂上下雖意見重重,但有左順門事件打底,再加上皇帝連追封朱右?為皇考之事已經確定下來……這次的事就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影響。

事定後,朱四特地把席書和張璁二人叫到乾清宮,對二人表示嘉獎。

“……多虧有你們在,朕這次可說是高枕無憂了!”

朱四表現得非常欣然。

大有一種,我當了皇帝,天下人都要聽我的氣概,讓席書和張璁感受到不小的壓力。

席書道:“就怕事後朝中有人上奏要求重議此事。”

“朕看誰敢!”

朱四毫不客氣,當著二人的面發出威脅,“誰敢上奏,朕就讓他知道這麼做的下場!你們也派人盯著點,如果文官中有人敢私下議論,認為朕不仁亦或不孝,或不遵祖制,那就是私下議論朝政,朕一樣要嚴懲!”

席書無奈領命,而一旁的張璁卻顯得很坦然。

反正張璁在幫皇帝做這些事的時候,就料到皇帝態度無比堅定。

“嘿,多虧有敬道在,他做事就是讓朕放心。”朱四馬上要去見蔣太后,臨把二人屏退前,笑著稱讚了朱浩一句。

席書倒沒覺得如何,張璁聽到後心裡卻不是個滋味。

這事不是我幫你辦成的嗎?

朱敬道那小子,聽說要議禮,明知陛下對他倚重有加,結果卻跑到西山躲清閒去了,完事後,這功勞還歸在他身上?

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席書問道:“陛下,不知朱侍郎在此事上,到底出了多少力?”

“不需要他做什麼,他先前所做的已經足夠了,朕絕對信任他,不行嗎?”朱四反問的話,讓席書感覺自己完全是多此一舉。

這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呢。

“好了,你們且退下,最近朕聽說龍虎山張天師要到京城來,朕想研究一下道家之事,卻怕再有議禮方面的問題,你們幫朕盯著點……下一步就是給先皇追封廟號,也要趁早啊。”

朱四看起來還不滿足,要進一步把大禮議往下推進。

席書和張璁這次誰都不言語了。

……

……

二人從乾清宮出來,在太監引領下往宮外走。

一路無話,二人出了左順門,已有轎子候在宮門前,這邊席書正要上轎子,張璁走過去道:“席尚書,可否借一步說話?”

席書點頭。

這已不是二人首次單獨敘話,現在他們身份已與之前有較大不同,張璁也明白想壓住席書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就算席書上位有他的功勞,但現在席書是禮部尚書,完全沒必要把他張璁當成上級。

“關於敬道,不知席尚書如何看?”

張璁直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