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黃錦可在司禮監供職,對於決策層面的事知悉甚多,但問題是現在的他只是御用監太監提督東廠,連地方上的奏疏都沒資格看,怎會知道地方對於海禁和倭寇持什麼態度?

唐寅道:「你知道什麼,只管說出來,賣什麼關子。」

朱浩道:「我認為,雖茲事體大,但地方官府對於海禁還是極力擁護,對於倭寇和海盜逐漸猖獗,多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海防衛所增加糧餉和開銷,則極力抗拒……說白了,地方上對於加強大明海防之事並不上心。」

「呃……那該如何?」黃錦問詢。

朱浩繼續道:「那我們就該把此案交給地方,公開審理,讓更多的人知曉此事,而不是由廠衛秘密審訊結案。

「同時,我覺得還應該再做點文章……藉助爭貢之亂帶來的地方騷亂,進行一番……添油加醋,最好讓地方上人自危……」

「啊?」黃錦大吃一驚。

倒是習慣了朱浩奇思妙想的唐寅對此沒什麼驚訝,畢竟他早就知道朱浩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風格。

黃錦急忙道:「朱先生,儘量減輕影響,讓大明海疆歸於平靜,這才是臣子應該做的,若是刻意將事鬧大,還要民間人人自危,是否太……」

朱浩道:「海疆防禦,是未來幾十年重中之重,爭貢事端的發生,不正好說明倭人內部已產生極大的矛盾?往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倭人流落到我大明沿海來當強盜,如果不提前做防備,地方軍民只做著海晏河清的美夢,那等賊人屠刀架在脖子上,再想亡羊補牢,來得及嗎?」

這下黃錦不知該怎麼回答了。

「人該押回南方就押回去,至於怎麼擴大影響,讓大明從地方到中樞對海疆的防備重視起來,需要東廠暗中造勢,我會教黃公公怎麼做,同時也請黃公公放心,此乃陛下的意思,就算事情鬧得再大,也絕對不會牽扯到東廠頭上。」

黃錦說完朝鮮國移交賊寇之事後,又拿出一份廠衛最近的公務整理,恭敬地交給朱浩。

大概意思,現在廠衛全都聽朱浩的。

等黃錦離開,唐寅好像忘了院子裡還有個被他帶過來,可能是朝鮮國女幹細的女子,有些疑慮地問道:「你如此插手東廠、錦衣衛之事,不太好吧?」

朱浩道:「是陛下讓我在錦衣衛指揮使人選上,做一下考量,再加上廠衛辦案,有一些是我經手,他們來不過是跟我知會一聲,又不是***涉他們日常辦公……唐先生不必緊張。「

唐寅道:「你這都光明正大指點黃公公做事了,還不叫干涉?」

朱浩笑著搖搖頭:「你看他現在表現出為難的樣子,其實心中不知有多高興,因為他不用去揣摩上意了,出了事也有我來揹負責任,還不影響他對東廠的控制,難道這還不說明問題?「

「你……」

唐寅又不知該說什

麼好了。

朱浩道:「最近陸炳在京城沒什麼事,我想讓他日常跟在先生身邊,保護你去見一些番邦使節。「

唐寅皺眉:「你還是讓我出面?」

「唯獨先生你去才合適……無論你是否要在朝中做官,但為了陛下收攬朝中權力,你還是要做出復出的模樣,這樣才會替陛下阻擋一些反對者的尖矛,對你也不會有何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一番話,又讓唐寅沉默下來。

「那朝鮮女人,先生一定要帶回去,反正你家裡沒什麼秘密給人看,不是嗎?小心盯著她,別讓她隨意離開你家門,把她當成丫鬟,不要當妾侍。先生可要歸正心思,不要看見個女人總想往房裡帶……」

朱浩以笑呵呵的口吻,指點一個歡場老油條感情取捨問題。

唐寅狠狠地白了朱浩一眼,起身道:「人我可以帶走,但禮物就不必了!人我會留在府上幹活……你記得早點兒到我那裡,把人轉移走!」

唐寅大概聽進去了朱浩的話,覺得這朝鮮女子應該探聽到了什麼不該知悉的訊息,窟窿是他造成的,得由他自己來補。

等唐寅把女子帶走後,孫嵐終於出現在朱浩面前。

「無端有人來府上,沒對你造成困擾吧?」朱浩問道。

孫嵐搖頭:「其實先前妾身也不在府上……得知唐先生登門造訪後,才匆忙趕回來,希望沒誤了相公的事。」

朱浩笑道:「這位唐先生,你不用把他當世外高人看待,他做事隨心隨性,這次是擔心朝鮮國送他個美女,有什麼不良企圖,小心翼翼之下才把人送我這裡來,但我這兒秘密可比他多多了,又只好把人領走,你說好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