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輪到南邊(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廷和搖頭苦笑:「是否有查過安陸州當年剿滅江贛盜寇的戰事.……唐伯虎領兵時,所用戰術是什麼?」
蔣冕心想,這算是給彭澤出難題嗎?
當年的事,只在小範圍內傳播,就算當年興王府和地方官府都奏報過,但年代久遠怕是查不出來了。
「有查過,也是用火藥,乃以人力送至城外,在夜色掩護下襲擊敵營得手。」彭澤顯然提前做過功課,或是得到楊廷和授意去查這件事,因而能順利對答。
「那就是了。」楊廷和嘆道,「難怪唐寅要捨近求遠,頂著朝中那麼大的阻力,派出兵馬先去誘敵,甚至不惜己方出現一定折損!要是沒有陛下的迴護,估計也就沒有前日這一戰了。咳咳……」
說到這裡,楊廷和又劇烈咳嗽起來。
蔣冕道:「介夫,那現在我們是要將唐寅用在西北,節制軍務?他一介舉人,入朝當官不過才一
年許,就這麼提拔,只怕會步前朝後塵啊。」
以蔣冕的意思,咱不能這麼放任唐寅以火箭竄升的速度升官吧?
那唐寅下一步,不就成了劉瑾、錢寧、江彬之流?
楊廷和沒回答這個問題。
顯然在楊廷和看來,或者說在世人看來,唐寅跟江彬之流還是有本質不同,到底唐寅是正統文人出身,還是帝師,人家就是有本事,西北取得的戰功,也是靠真本事換來的,想要打壓總要有個理由吧?
「中堂,若是以唐寅總制宣大周邊軍務,那陳禹學,該如何安置?「彭澤現在更在意如何安頓自己的黨羽。
過去半年時間裡,陳九疇算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幹宣大總督,結果現在無功無過便被人輕易取代?
不會連個安頓的地方都沒有吧?「此事日後再議。」
楊廷和並不想此時談這個問題。他已經很累了。
或者說,面對西北軍務,他已心力交,無法再應付複雜的人情事。
不出意外,楊廷和上奏,以自己年老多病為由,請求致仕歸鄉。
若說以往楊廷和的請辭都帶著一種惺惺作態,這次他是真的有了歸隱之心。
但皇帝仍舊沒有同意,繼續嘉獎楊廷和,給其賜了不少財帛,說是慰問之用,讓提督東廠的黃錦帶人送過去,顯得極其禮重的模樣,送的過程敲鑼打鼓,好似要對外宣揚楊廷和的豐功偉績。
楊廷和覺得小皇帝很難纏。
或是現在朝堂上真少不了他這個主心骨,即便西北問題上,君臣間矛盾點有很多,最後看起來也像是皇帝得勝,但其實只要他楊廷和一句話,就能把唐寅給拉下馬,但這次楊廷和沒這麼做。
居庸關的捷報,冬月二十二傳到南京,朱浩從駱安那兒,知曉了詳細情況。
此時朱浩仍舊沒從南京動身返回京師。有關南京的工坊佈局,他一直都沒完成,不過他已準備起程,只差最後一步,就是見徐鵬舉。
有了居庸關的事,還有唐寅順利晉升宣大總督,朱浩終於有底氣讓徐鵬舉拋頭露面了。
他特地讓駱安派人去魏國公府,直接以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的身份,邀請徐鵬舉到城內之前黃瓚安排接待朱浩和餘承勳的別院相見。
邀請函給出了確切的日期,即冬月二十四,而朱浩也準備在二十四這天下午動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