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歷史上不同,那個時候

的張璁幾乎算是大禮議的始作俑者以及幕後操盤人,皇帝召他到京城時,大禮議的問題上面臨無人可用的困境,所以嘉靖才強行指定張璁和桂萼為翰林學士……

可如今有了朱浩的存在,皇帝的選擇面多了不少,有黃瓚這個德高望重的南京戶部尚書在,皇帝為什麼要用你張璁?

你張璁只是聽命於朱浩辦事的跟班而已,現在讓你當翰林侍讀,算是很給你面子了,你還挑剔什麼?

張璁道:「那……在下接下來要做什麼?」

不甘歸不甘,但現在朱浩表達出的意思也是合情合理,他只能認命。

朱浩笑道:「明日陛下出巡,大概你會以新任翰林侍讀身份隨行,到了城外,你不要過多發表意見,只負責替黃學士吸引火力……我的意思是,讓別人把關注重點放到你身上,關鍵時候,讓黃學士發揮。」

「這……」

張璁本來就很沮喪了,聽了朱浩這番話,更覺鬱悶。

心裡琢磨,那我豈不成了為他人做嫁衣?

「秉用兄可是有顧慮?」

朱浩關切地問道。

張璁道:「朱先生,敢問一句,若是明日黃部堂在議禮上,表現出色……其中應該有您和唐先生暗中謀劃的結果,如此一來,他是否……不單隻會停留在翰林學士這職位上?若是可行的話……是否會入閣?」

朱浩微笑著搖搖頭。

有些問題,看似明朗,朱浩也無須作答。

你張璁都有這種意識了,我還跟你解釋什麼?

張璁嘆道:「那看來在下只能寄希望於黃部堂明日能舌戰群儒,並有所表現。」

這番話表明其對黃瓚沒什麼信心。

朱浩知道,讓張璁明天當個配角,肯定心有不甘,到時張璁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表現自己,皇帝都說了明日在大禮議的問題上可以暢所欲言,誰都可以出來發言,張璁肯定也會逮著機會就上。

「秉用兄,你旅途勞頓,恐怕很睏倦了,現在就回去休息吧……養足精神,明日才有精力面對複雜的局面。」朱浩道。

「那可否……先去拜見陛下?」

張璁提出請求。

朱浩直接回絕:「不能,最近我也很少面聖,陛下國事繁忙,出宮要看時機。明日我不會出城,只有唐先生會親臨辯論現場,若是秉用兄有何問題,直接找唐先生商議便可。」

「那……便如此吧。」

張璁還是難掩臉上的遺憾之色。

……

……

大禮議進入實際辯論環節,各方的人都在做精心準備。

朱浩當晚於辯論會舉行前去見了他能見的最後一個人……唐寅。

「……我不想去,卻非讓我列席,真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

唐寅一上來就抱怨。

朱浩笑道:「大禮議你不出面,可火車和鐵路始終是你出面督造的,你不去誰去?再說了,你可是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