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既定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嵐大概知道,朱浩既然這麼說,想來有一定把握。
可事情也不會太簡單,尤其不管怎麼看,都像是小夫妻算計老父親,讓孫嵐有一點自作主張的負罪感。
回不回故鄉這件事,好像真應該由孫交決定,而不是小輩出謀劃策,尤其還是暗中謀劃,這樣會顯得對老父親不尊重。
朱浩道:「一切都交給我吧,我一定會讓令尊心甘情願留在京城,就算以後與他喝喝茶,聽聽他的嘮叨,也很不錯。我自幼喪父,早把他當成可以規勸我,讓我不至於走歪路的長輩……長輩對後輩,不都如此嗎?」
孫嵐聽到後很感動。
夫妻二人都還沒正式圓房合巹呢,朱浩已把她的父親當成家人了。
這說明,朱浩沒把她當外人。
而且朱浩沒有介意孫交沒事跑來搞什麼突然襲擊,更沒怪責孫交的古板教訓,這讓孫嵐放下了心中大石,總算沒有因為自己和孃家人,拖累丈夫在朝中辦正事。
……
……
朱浩沒收孫交那份《大禮辨》,而且朱浩也沒主動跟朱四提及此事。
可朱四還是從錦衣衛那邊,得知了南京吏部主事侯廷訓的作為,這讓朱四恨得牙癢癢。
「……敬道,朕已打定主意,讓南京錦衣衛那邊,把這個人拿下,暗地裡抓到南京詔獄,好好審問一下,就算他交待沒有主謀,朕也有辦法讓他把朝中一些人給供出來……你看怎樣?」
朱四的手段愈發多了起來。
連陰招都學會了。
利用一個出頭鳥的小人物侯廷訓,帶出朝堂上的大人物,藉機清除異己。
朱浩道:「所以陛下要先處理大禮議的事,然後再平衡內閣與翰林院中的人事安排?」
「呃……經你這一說,朕好像是有點主次不分哈……嘿嘿……」朱四在朱浩面前顯得很靦腆,遇到不好意思的時候,還會不由自主撓撓頭。
一旁的張佐等人聽了不由暗中鬆了口氣。
心想,能勸住這位任性妄為小皇帝的,真的只有朱家小先生了。
張佐笑著問道:「朱先生,先前您說過,要以重議大禮的方式,讓閣臣跟翰林學士等職位,交給願意為陛下效命的人來擔當,卻不知具體計劃是怎樣的?」
這明顯是在替皇帝發問。
朱浩道:「如今大禮議議題,已在朝中發酵開來,陛下這兩日朝會上,就可以跟眾大臣著重提出重議大禮之事,言明朝堂上任何人均可參與其中,是否支援陛下的主張都可以自由表達,陛下不會以此怪責上奏之人。」
朱四無奈道:「那抨擊朕的奏疏,怕是要堆成小山了。」
朱浩道:「但其中也會有部分人站到陛下這邊,而且禮部汪尚書,也能名正言順帶一批人跟陛下據理力爭,到時陛下只要態度強硬,禮部汪尚書不會動,而內閣首輔蔣閣老則會先提出請辭。」
「這是為什麼?」
朱四不解。
朱浩嘆道:「文臣表達意見的時候,內閣首輔往往不能衝在前面,這會引起君臣不和,所以他會找代理人出面,也就是汪尚書和他找來跟陛下議大禮的官員。但若是陛下態度堅決,需要文臣以請辭等方式向陛下施壓時,內閣首輔必須首先站出來表達立場……」
朱四恍然大悟:「難怪之前提及大禮之事,都不是楊老頭衝在前面,反而是姓毛的,感情就是這緣故。敬道,那要是姓蔣的提出請辭,朕是不是就準了他?」
「嗯。」
朱浩點頭,「準是應該準的,但陛下要注意分寸。」
「不知是何分寸?」
朱四好似學生一般,認真從朱浩這裡學習政治規矩。
朱浩道:「分寸就是要維持朝堂穩固,說通俗一點,就是要分化瓦解,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並且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別人不覺得陛下是因為大禮議之事而讓蔣閣老離開朝堂。」
「這……怎麼玩?」
朱四一臉懵逼。
你套話說得不錯,但朕聽不懂啊。
朱浩道:「這就需要讓內閣費閣老、劉閣老,在大禮議的事情上,同時站在蔣閣老一邊,但在內閣上奏請辭時,陛下要挽留蔣閣老和劉閣老,讓他二人留在朝中穩定人心,如此既達到分化的目的,也讓朝臣明白,就算在大禮議事情上,與陛下對立,也能安心留在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