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聯想能力要豐富一些(第2/3頁)
章節報錯
石珤和豐熙面聖一趟,重要朝事一概沒說,就討論了下誰入閣,又提拔誰來當翰林學士的問題。
最後皇帝丟擲個楊慎,說其有能力入閣,還讓回去好好討論。
討論什麼?
說張邦奇和唐寅之流野心勃勃,窺視大明閣臣的職位,楊用修總不該有如此妄想吧?
就算楊用修想入閣,他老爹也會來信阻攔。
二人回到翰林院,剛坐下來交談幾句,尚且沒理清頭緒,那邊有傳信,說是閣臣劉春來了。
內閣之前都是劉春負責跟翰林院對接,哪怕劉春並不是楊廷和嫡系,但始終是正統翰林學士一路提拔上來的,入閣後劉春有事沒事都往翰林院跑,石珤和豐熙對於劉春的到來並不覺得意外。
「仁仲,你說陛下到底是何意?」
豐熙沒有遮掩,當著劉春的面,把皇帝的話悉數轉告。
都讓回來探討楊慎入閣的可能性了,我們兩個翰林學士覺得很不靠譜,那就只能告知閣臣,讓內閣的人出面阻止。
誰讓我們兩個翰林學士在朝中沒有話語權呢?
考慮大臣入閣,居然直接把我們排除在外,我們還是認清現狀,不要上杆子反對,讓別人出來阻止小皇帝胡鬧算了。
劉春雖然在內閣幾名大學士中,已經是年齡最大的那個,但其實他的年歲虛歲也不過六十五,比石珤年長五歲而已,比孫交這樣的官場老油條還是年輕得多。
劉春仔細琢磨後,搖頭道:「舉薦用修,好像並非陛下本意。」
豐熙不解地問道:「那陛下本意……究竟是何?」
「呵呵。」
劉春搖頭苦笑一下,沒有作答,但其難看的臉色表露出的意思,好像在說,你們問我,我問誰去?
石珤忍不住問道:「陛下突然召見,還點名楊用修,說明其中必有因由,若陛下真有意破格提拔,以此平息朝中言官有關陛下用人的非議,未嘗沒有可能。」
劉春看了看石珤。
他很想說,你們倆大概不知道皇帝為了讓楊介夫退出朝堂,花費了多大力氣吧?你們在翰林院,遠離黨爭,感受不是很深刻,我們閣臣卻是最清楚不過。
皇帝為了排擠楊介夫,甚至半年基本沒采納其票擬,但凡楊介夫的票擬,皇帝甚至無須看字跡,就能從中挑出來,多以不同意見進行批覆。
正是一點一滴的積累,讓楊介夫看出皇帝的疏離,逼得他不得不退。
現在一切塵埃落定,皇帝居然會抬舉楊介夫的兒子入閣?還破格予以提拔?你當做夢呢?
劉春道:「你們看,陛下是否有意為其它年輕人入閣鋪路呢?跟用修年歲相當,甚至名聲不如他,卻得到陛下賞識之人……」
石珤和豐熙都很迷惑。
你劉仁仲說話怎也跟打啞謎一般?
其它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