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到底誰做主?(加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否決了楊廷和告老還鄉的提請。
隨後連有關懷柔伯施瓚的事情,都沒有在朝堂上談論,但皇帝似也不著急去跟施瓚追債。
對施瓚施壓,就是為了讓他把楊廷和檢舉揭發出來,現在目的已達到,施瓚人雖然還在錦衣衛的詔獄裡待著,但似乎連施瓚自己都覺得,只要這次聽命於皇帝,那自己的事應該就會不了了之,債應該會一筆勾銷。
福兮禍兮,誰確定這對施家來說,不是好事呢?
楊廷和以往也曾有過請辭的表現,但都沒掀起過什麼波瀾,這次楊廷和請辭,卻成為朝中上下關注的重點。
似乎連大臣們都知道,這次楊廷和請辭真不是開玩笑,皇帝否決的態度也沒以往那麼堅定,楊廷和在朝的時間可能真的不長了。
訊息傳到永平府。
楊慎心中焦躁不安,因為他覺得正是因為自己在永平府辦事不力,才導致京師的事發生。
現在朱浩暫時被允許回到知府衙門,他就算明知此時此刻不該跟朱浩會面,但還是親自上門去詢問。
朱浩在知府衙門內宅見到楊慎。
「用修兄,你不該來啊。」
朱浩搖頭嘆息。
楊慎道:「你以為現在旁人不知永平府之事,跟家父有關?我剛得到訊息,家父在朝堂上,當著文臣武將的面,提出要歸田,陛下雖然予以回絕,但態度並不堅定,明顯動了讓家父離開朝堂的心思。」
朱四想了想,問道:「何出此言?」
楊慎本來還想遮掩,但看朱浩那略顯虛弱的模樣,似有所不忍,也就坦誠相告:「家父請辭前一日,由司禮監掌印張公公,還有你那位老泰山,一起去內閣值房送了幾份東西給家父過目,涉及這幾年下來朝中大臣對家父的攻訐。」
「你想想啊,若陛下無心,怎會將這些東西都精心儲存起來?現在拿出來,明顯是趁機逼家父隱退。」
朱浩苦笑了一下:「用修,你不該對我說這些……」
「沒事,就算你現在屬於孫部堂一系,但有些事,我這邊也沒必要隱瞞你。」楊慎道,「懷柔伯還不起那四萬兩銀子,李鏜和你這裡,很可能也要面臨抄家,你得做好心理準備。」
朱浩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用修兄,我問你一句,此番陛下搞這些,目的不會就是讓懷柔伯揭發,是令尊委託他辦的這件事吧?」
楊慎一時沉默。
雖然他將孫交送木匣之事說了,卻沒打算深入。
楊慎覺得,孫交做的那些事朱浩早晚都會知道,沒什麼可遮掩的,早點跟朱浩說,反倒顯得對朱浩很信任,但施瓚暗中檢舉揭發楊廷和,對朝堂上諸公而言還是秘密,孫交也未必會跟朱浩言明。
朱浩嘆道:「最近我也寫了請辭奏疏,估計這兩天應該就會送到京城去。」
「你……這是為何?」
楊慎著實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出。
朱浩當官才兩年時間,就經歷了官場諸多事情,現在作為一個尚且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官員,本來仕途應該一片光明,就這麼請辭回鄉?
朱浩笑道:「有點累了,或許我這樣的人,寫寫文章還行,但跟朝中那些大佬動腦子,還是太過稚嫩,這次就因為我一著不慎,中了錦衣衛的圈套,才導致全盤皆輸。不過說起來,到底那批生鐵是怎麼丟的?」
楊慎搖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
「唉!所以說啊,即便是一地知府,又怎麼跟錦衣衛鬥呢?人家到底是天子親軍,有陛下撐腰,是我這樣初出茅廬的官員能與之抗衡的?先前我還是太過年輕啊。」
朱浩語氣中滿是遺憾。
楊慎
道:「有關你請辭之事,最好不要衝動,我會跟父親說,讓他老人家在朝中為你斡旋一二。責任不在你身上,你無須掛懷。」
本來楊慎來找朱浩,是想讓朱浩幫他做事,但現在朱浩已對官場心灰意冷,有意撂挑子了,他知道不能再給朱浩增加壓力,否則沒法勸朱浩留下。
難得有這麼個欣賞的「手下」,楊慎覺得朱浩非常會辦事,更是個背鍋的好人選,若就這麼走了,那他楊慎原本就薄弱的基本盤會越發慘淡。
如今楊廷和在朝,都沒法給他更多庇護,要是其致仕,自己沒有豐滿的羽翼,如何能在朝中立足?
……
……
楊慎離開。
婁素珍進到書房,見朱浩正在整理一些文稿,好像真要收拾一下家當準備回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