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犧牲品沒有覺悟(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廷和深諳官場規矩,他相信施瓚也懂。
甚至楊廷和都不用跟施瓚說,你別把我捅出來,因為他知道,就算他不提醒,施瓚非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把楊廷和舉報出來,雖然人人都知道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他楊廷和。
但施瓚不說,就沒證據,這就是官場規矩。
否則。
你一個懷柔伯,與國同休的武勳,不聽皇帝的號令,卻以首輔大學士所批的一張條子,就敢薅皇帝的羊毛?
你到底是忠於皇帝,還是忠於楊廷和?
再說了,你不舉報楊廷和,那楊廷和在朝中或許還可以幫你運作,讓你早點出來。
反之,若是你出面檢舉楊廷和,楊廷和很可能沒什麼事,因為人家是首輔,丟失生鐵的責任又不全在其身上,皇帝還要仰仗楊廷和穩定朝局,可到那時,你施瓚就等於是同時得罪了皇帝和楊廷和,有很大可能會就此消失在大明的舞臺。
……
……
楊廷和見完施瓚後,就派人通知孫交,意思是,你別閒著了,皇帝不是讓你討債嗎?你現在可以去了。
孫交在得到楊廷和的人傳話後,越發生氣。
姓楊的這是把施瓚家人搞定了?
施瓚準備好了銀子,還是等著鎖鏈加身?
臨近日落時,孫交才到了懷柔伯府。
施瓚單獨請孫交到正堂,禮數周到,殷勤備至。
孫交道:「言璋啊,你我算是老舊識,我也不想與你為難,實在是陛下給了我這個不好的差事,你應該知道我是因何而來吧?」
施瓚一臉苦惱,點點頭卻沒回話。
「頭年裡,一直說你要調南京左軍都督府掌府事,卻沒了下文,你知因何而起?」孫交問道。
施瓚抬頭望著孫交,神色略顯驚訝。
這種朝中高層中的秘辛,他從何而知?
難道不是皇帝看他不順眼,不想把他調過去?
孫交道:「其實魏國公那邊,跟你有同僚之誼,倒也支援你回南京赴任,但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涉及君臣間對於南京守備的一些博弈,包括後來東南海防之事的爭執……」
施瓚忍不住道:「孫老,您有話直說到底因何我沒能成行?」
「哼!」
孫交道,「還用問嗎?自然是朝中有人阻撓,至於是誰,不用我說了吧?」
施瓚突然有種被狗咬了一口的感覺。
我這麼盡心竭力幫楊廷和辦事,不會是楊廷和不同意我調南京吧?
那地方油水多大啊,還山高皇帝遠。當官的,都想當京官,但守備勳臣,卻都想去南京。
對武勳來說,京城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又不是英國公、成國公這些勳貴中的大佬,憑什麼覺得能在京師這種勳貴扎堆的地方混出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