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想去跟孫交攀關係,結果被告知孫老尚書是來找女婿說家事的。

翰林學士石珤親自安排,給孫交找了個僻靜的書房,讓其跟朱浩會面。

朱浩見到孫交時,孫交正坐在那兒皺眉苦思,似乎是在生悶氣。

「孫老,這是作何?」

朱浩問道。

孫交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朱浩坐下來。

孫交道:「仁仲來見我,說是最近楊介夫對我多加提防,可是你所為?」

朱浩搖頭不迭:「孫老,您不能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覺得是晚輩在背後做過什麼吧?這……怎會跟我扯上關係?」

「呵呵。」

孫交冷笑中帶著幾分自嘲,瞪著朱浩,「先前老夫沒想明白,為何在東南、西北兩處錢糧用度上,陛下直接放權給戶部,戶部提交的方案,無論是否符合陛下所想,居然都照準透過。感情這是讓人覺得老夫想自立門戶,與楊介夫作對,把老夫當幌子呢?」

朱浩笑道:「孫老多慮了……沒人會這麼想,孫老本就是戶部尚書,對錢糧撥付做出決定,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孫交道:「敬道啊,老夫輕視了你,沒想到你做事還追求滴水不漏,陛下在你的指點下,絲毫不像是初登大寶的新君,更像是坐在龍椅上幾十年、城府很深的帝王。這可都是拜你所賜。」

朱浩道:「孫老,這麼說,怕是不妥吧?」

孫交冷笑不已:「不妥嗎?那你去狀告老夫,說老夫對陛下出言不遜啊!」

這就發脾氣了?

孫老頭你可真是蠻不講理!

也有可能是孫老頭髮現自己被皇帝利用當槍使,還是他自己鐵了腦袋往前鑽,等於是自投羅網,於是乎……在大徹大悟後,孫老頭開始鬧起了情緒。

「敬道,這就是你讓老夫留在朝中半年的原因?你當時說,要確保楊介夫走了朝堂不會亂,需要老夫來坐鎮,穩定大局,可你也沒說,在楊介夫致仕前,就把老夫推出來當靶子吧?」

孫交情緒有些失控。

朱浩道:「孫老息怒,整件事不是您所想的那樣,有關楊閣老的態度,外人實在難以揣度。如果孫老跟楊閣老之間有何誤會的話,為何不當面說清楚呢?」

「哦?當面說清楚?這還能說得清楚嗎?」

孫交先前一股腦兒對女婿發怒,但聽了朱浩有關跟楊廷和當面說清楚的建議後,他的怒氣稍微回落了些。

就在於,他也覺得這是跟楊廷和之間產生誤會所致,並不是說一點轉圜餘地都沒有。

有誤會,那就要想辦法解釋,而不是坐視不理,讓誤會愈發加深。

朱浩道:「孫老,這麼說吧,如今楊閣老自知在朝時日無多,他已在為離朝之後的事做打算……當孫老如今強勢崛起時,他自然而然就會認為,孫老是想趁他危難時,來個落井下石,等他退下來後,便正式取代他在朝中的地位。」

「可戶部尚書,始終不是內閣首輔,楊閣老的誤會,在於誤解了孫老為國為民的心思,所以孫老不應該太過擔心才是。」

朱浩的意思,你孫交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你只是個戶部尚書而已。

又不是閣臣,將來費宏或是劉春都有資格出來主持大局,唯獨你孫交沒有。

就算你孫交跳過戶部尚書當了禮部尚書又怎樣?

在大明中期,擁有宰相之權的始終只能是內閣首輔,就算是六部尚書加個左都御史也形成不了對內閣首輔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