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佐跟隨其後,看到皇帝心情大好,心中有些意外,他本以為這次朝會上朱四屬於「鎩羽而歸」。

畢竟在海防之事上,朱四已經做出的決定,被人生生頂了回來,楊廷和本來都沒反對,這次卻因為孫交出面攪局,把皇帝的好事給壞了。

就這樣皇帝還能開心得起來?

「真是個好天氣。」

朱四看了看頭頂的大太陽,笑眯眯道,「朕想出去走走,好好欣賞一下外面的風景。說起來,好些日子朕沒聽戲了。」

張佐陪笑道:「陛下,眼下京城內,殿試尚未完成,不用急著出宮吧。」

朱四瞪了他一眼:「你是想說,因為殿試沒舉行,京城很混亂,是嗎?那些可都是斯文的讀書人……再說了,落榜的舉人應該都踏上回鄉的路途了吧?還有幾個留下來?考中貢士的人,畢竟是少部分,出不了大亂子……哦對了,我還沒問朱浩,這批貢士中哪些人堪當大用。」

張佐笑容變得苦澀起來。

皇帝真是什麼事都聽朱浩的。

現在連用人,也要完全倚重於朱浩?

可朱浩作為上一科狀元,又沒有在吏部供職過,對朝中大臣的能力,會有清楚的認知嗎?再說了,這次皇帝只是關心本次準進士誰能力強……朱浩又沒參與過會試出題和閱卷,也沒跟這些士子接觸過,怎會了解那麼多?

「走,今天朕不幹別的,早點出宮……朕想跟朱浩好好玩玩。再把三姐叫上……最近母后一直催促朕給她選個好駙馬,真讓人頭疼啊。」

朱四不說,張佐差點兒忘記了。

朱三依然雲英未嫁。

朱三乃正德元年生人,今年週歲已經十七了,在這時代,絕對是大姑娘。

難怪老太太會著急把她嫁出去。

張佐試探地問道:「讓長公主跟朱先生見面……會不會不太好?」

「嘿嘿,朕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沒關係,不這麼做,怎麼讓三姐徹底死心?敬道已經成婚了,除非她願意當小妾……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室的顏面還是需要的……她先前跟朕嚷嚷,說要出家當道姑,真不知她是怎麼想的。」

朱四提到這個姐姐,一陣搖頭,語氣中滿是遺憾。

真是一遇朱浩誤終身啊。

誰讓朱浩那麼優秀呢?

而且朱三跟朱浩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朱浩幼年時,還從潭水裡把朱三救上來,這件事別人不知道,朱四作為弟弟,當時可是親身參與者,他記得很清楚。

……

……

朱四見到朱浩,已是午後。

朱四自己跑去火鍋店,煤窯包間,就在底樓大堂裡大快朵頤,甚至連個驗毒的環節都沒有。把張佐和隨同的駱安等人擔心得不行。

「真是大驚小怪,你看朕吃飯到現在,不活蹦亂跳的?他們又不知道朕的身份,還會毒害於朕不成?反而是宮裡的膳食,朕才擔心呢,誰知道那些做飯和送菜的太監、宮女,心思怎樣的?」

朱四帶幾人回到思賢居,嘴裡一直在絮叨。

最近他很少出來見朱浩,除了跟皇后和后妃說話外,其餘時候也就在朝會上說兩句。

但因為他高高在上的身份,與人對話不可能是那種平等的態度。

朱四雖然當了皇帝,但也感受到一種孤家寡人的孤獨,很需要交朋友,而朱浩就滿足了這方面的需要,只有在朱浩面前,他才會顯得隨心隨性,毫不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