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找人開導(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浩從西山礦場回到京城,先是請了十天假,隨後再返回翰林院做事,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沒有任何人勉強朱浩做事,好像誰都覺得,這個狀元郎很快就要被外調了。
但最近這段時間,朱浩開始嚴格以一個治國者的心態,代皇帝批閱奏疏,先前消停了大半年左右處理朝事的果決,突然間成為朱浩的殺手鐧。
內閣。
一天的公務結束,楊廷和跟蔣冕當天都不值夜,準備離開。
蔣冕帶了六部轉來的公函在身上,準備趁著出宮時跟楊廷和好好講一講。
「……介夫你看,這是陛下批下來的奏摺,在戶部錢糧排程上,陛下明顯更倚重東南海防,而地方上有關海防的陣奏,今年開始也逐漸多了起來。」
「還有這個,幾個稅關的上報,陛下嚴令地方徹查,並派出監察御史前往各地稅關,接下來刑部和地方按察使司衙門也都會派人去,看來陛下對稅收之事無比重視。
「再有便是這份,南直隸鄉試後,有士子向朝廷舉報地方上選撥鄉試主考官舞弊,應天府官府出面拿人,上報流放,陛下拒絕,還下令說以後除了南北直隸外,將會在其餘地方鄉試,派出翰林任主考官,負責出題等事項。陛下對於科舉鄉試的改革,決心很大啊。」
「另外你看這份,是有關地方上奏報永平府開鐵礦之事,說是擾民過甚,地方群起反對,錦衣衛高壓逼迫鄉民不得靠近礦場,地方言官紛紛參劾此事,後續卻不知為何陸續噤聲,或是被威逼利誘……」
「這一份有關西北軍務,今年開年起,韃靼人絲毫不見消停,仍舊有擾邊之舉,陛下卻著令西北調查過去幾年錢糧積欠……」
蔣冕不斷跟楊廷和提到朱四對於地方事務的處理手法,似乎小皇帝突然從溫馴的小綿羊,變身成了餓狼,開始逐漸把朝中各處權力往手上收攏。
而這一切,發生得很突然。
楊廷和麵色陰沉,二人腳步緩慢,出宮路上,蔣冕光是講朱四治國之事就有十幾件之多。
蔣冕最後作出總結:「陛下突然收緊硃批,對於內閣的條子多不採納,而是另闢蹊徑,以下面報上來的情況看,陛下多是親自批閱,與先前依靠司禮監硃批大不相同。」
蔣冕也看出來了。
皇帝銳意求變,或許是準備對文官集團把持的朝政動刀。
楊廷和冷冷問道:「陛下登基之初,不也是如此嗎?」
「呵。」
蔣冕苦笑了一下。
朱四登基後,給朝臣留下的最直觀印象,就是個善於做事的皇帝,而且敢於做事,哪怕登基後地位不穩,仍舊屢屢跟大臣在朝事上產生分歧,並總能爭取到對其有利的方向,以此獲得權力上的鞏固。
但這半年多時間來,朱四卻有些怠政,對於朝事的把控並不嚴格,雖然朝會上不時跟楊廷和等文臣為了一些事發生爭執,但私下裡,內閣作何票擬,皇帝基本都會準允,少有自作主張的情況。
而眼下一切又變了。
變化來得很突然,蔣冕意識到,或許這是皇帝要對內閣動手的先兆。
楊廷和道:「有沒有訊息說陛下最近批閱奏疏的情況?」
蔣冕搖頭:「深宮內苑之事,外間傳揚不多,但聽說最近陛下的確很勤勉,批閱奏疏到很晚,導致早朝時心不在焉……介夫你是否發現,這幾天陛下在朝會上反而不多過問朝事,只是在批條子上收緊。」
楊廷和仔細回想一下,的確如蔣冕所言。
現在皇帝在朝堂上消停了,甚至屢屢幫楊廷和說話,卻轉而在暗中發力。
這就給人一種印象,皇帝要麼批閱題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