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載譽歸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朱浩卻知道對方是在嘲笑自己……
這不都是你自找的麼?
唐寅看朱浩畫了一會兒圖紙,很想問那是什麼,但想自己肯定不能再被朱浩擺佈,打死他都不再管理礦場之事,也不想過問朝中事務,便琢磨著管他什麼呢,你***的,我看不懂也不去探究。
「跟你說一聲,臧鳳已
到宣府,跟他一起去的還有新任宣府巡撫李鐸,據說那是孫部堂的人……是你舉薦的?」
唐寅好奇地問道。
朱浩微笑著望向唐寅。
說好了不談公事,卻是你唐寅率先開啟話匣子……
話說你唐寅現在就算致仕了,真的能保證自己跟朝堂事就毫無關聯?你現在已跟大明朝堂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就算你不提,別人也會逼著你去想、去過問。
「不是。」
朱浩回答得乾淨利落,「是孫老從他相熟的人中,舉薦的官員。」
「那挺好,西北又多了個可用之人。」唐寅點頭。
朱浩道:「先生怎知他會為陛下所用?連孫部堂自己,遇事時都是首尾兩端,選擇兩不相幫,他的人……你覺得會站在陛下和我們這邊?」
「呃……」
唐寅本來覺得,自己當過官,甚至「位居高位」,再遇到朱浩對話時,已不會像以往那麼處處受制。
等跟朱浩見面後他才發現,無論自己是否當過官,跟朱浩的溝通永遠是那樣,沒事就被朱浩嗆上兩句,總會被這小子嗆到失語。
朱浩又補充一句:「就算楊閣老放了宣府巡撫出來,其實已經賺了,不過大概他也知道,宣府這潭渾水,他攪不動。」
唐寅點點頭,再道:「那張文錦呢?聽說此人,治軍嚴明,且有實際帶兵經驗,只是未曾在西北履職,將士心中……對他可是頗為忌憚啊。」
朱浩簡直對唐寅刮目相看。
「先生從何得知?」
朱浩詫異地問道。
「平時與將士溝通,臨行前幾天,訊息傳到宣府,便有人私下議論,說是其在安慶時,曾在與寧逆對戰前,擅殺本部將領,在他軍中挨軍法處置乃司空見慣,只怕人心思動。」唐寅感慨。
朱浩更對唐寅高看一眼。
張文錦在歷史上,就是促成了嘉靖三年大同軍變之人,此人本來在朱浩的蝴蝶效應影響下,已遲了幾年到大同,最後卻還是逃不過,連朱浩都覺得,好像張文錦去大同,是冥冥中註定,連楊廷和都要用這麼個近似酷吏的傢伙,為自己找麻煩。
只是大同軍變發生在來年,到時楊廷和還留在朝中嗎?
或者因為有了先前朱浩為西北所謀劃的改變,張文錦去了西北,會提前促成軍變,亦或者將軍變消弭於無形呢?
不管怎樣。
唐寅能在未見其人的情況下,但憑將士對其風評,便猜出有可能「人心思動」,這點就說明唐寅已開始具備大將之風,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他幹他的大同巡撫,你當你的閒人,沒影響……先生想好回京師後做什麼了嗎?」朱浩問道。
唐寅好奇地反問:「不是要回蘇州老家嗎?」
朱浩很無語。
讓你卸下官職,你真以為能「告老還鄉」?
「先生這是準備衣錦還鄉?以後朝中事,徹底不理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