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擔當是個什麼東西(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次連楊廷和都沒說什麼。
很多人期待楊廷和這次能跟小皇帝好好據理力爭,但他們明顯失望了,因為楊廷和聽出來了,小皇帝不過是在拿憲宗和孝宗的事作為例子,就算前面兩位皇帝是為親母爭取,而當今天子為的是祖母,可能情分上不一樣,但小皇帝說得沒錯,祖父和父親都做過的事,那就可行,不容絲毫辯駁。
...........
...........
朝議結束,楊廷和又做了一次妥協。
這次妥協得並不徹底。
至少小皇帝承諾了,邵太后不安葬在茂陵的主陵,那就等於是臣子沒爭就先給爭回來一些利益……
至少面子上好看了一點,但對於楊廷和身後的文官隊伍來說,這就不太好解釋了。
始終還是讓小皇帝「得逞」。
你楊廷和到底有沒有本事?
天天除了妥協還會做什麼?今天在邵太后的事情上妥協了,那明日是否就會在興獻帝和興獻後的事情上接著妥協?
楊廷和深刻感受到,隊伍越來越不好帶了。
翰林院內。
楊慎得知訊息後,馬上拿出之前那份已有很多人聯名的奏疏,準備上奏勸諫皇帝。
這次卻有人出來阻攔。
乃掌院學士石斑。
石斑單獨將楊慎叫到學士房,說明此等時候,不適合節外生枝。
「陛下以大義令群臣屈從,該有的理,君臣也都知曉,你如此做只會犯忌,只怕對你將來仕途不利……「
石斑明白楊慎是出自年輕人的義憤填膺,大概有死諫的意思。
但石珠同時也明白,這麼做的結果,只會讓皇帝記恨楊慎和背後聯名的這群人。
連朝中元老大臣都沒能勸回來的事,包括楊慎的父親對此都選擇了預設,那你楊慎還出這風頭有何必要?
正逢你要升侍講的關鍵時候,就不怕這麼做,讓你到手的侍講之位旁落?
楊慎道:「君子講義,有小義,也有大義。小義可屈而大義不可屈,今日大義喪,則將來小義則喪盡……石學士,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今天的事,我非做不可!」
「那你……」
石斑不知該怎麼勸說才好,連連搖頭。
.......
.......
當天那份奏疏便上去了。
石班心中為難,總怕這件事會帶來什麼不好的結果,又替楊慎思量,覺得楊慎在升官的節骨眼兒上做這件事,未免太不開眼。
大喪都還沒過,這時你上這奏疏,就是犯皇帝的忌諱,也未必就真的是成全了文官所講的孝義禮法。
下午劉春到翰林院來傳達制誥之事,石珠跟劉春提及,其實石斑也想知道內閣對眾翰林以及國子監監生、科道言官聯名上奏之事怎麼看。
劉春苦笑道:「邦彥你還在為用修擔心呢?那份奏疏,我看過了,上面並沒有他的名字……」
「啊?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