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波瀾不驚(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三件人事任免是以右副都御史之身巡撫江西的鄭嶽,調回京城為大理寺卿。
……
……
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登基後,因涉及對前朝一些舊臣的清算,陸完、王瓊、楊潭和李鐩等人相繼被罷職,楊廷和有意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新皇也在竭力爭取安插一些能幫到自己的大臣。
這使得正德十六年的朝堂人事變更速度很快。
誰幹不好,馬上就有一堆人上奏參劾,而石珤成為第一個犧牲者。
同時在內閣的袁宗皋也很不好受。
因為他能力平庸,楊廷和又不肯放權,將他當成異己來對待,他在內閣幾乎幫不到皇帝任何忙,平時就算是起草票擬之事,也都只能撿楊廷和等人挑剩下的來做。
大事根本就輪不到他!
與其際遇基本一樣的還有費宏。
楊廷和看似對費宏信任有加,但費宏回朝畢竟是新皇力主。
楊廷和最初跟費宏說得好好的,你回內閣後,相當於次輔的存在,什麼事都委託給你,但到實際操作時,費宏在朝就是個袁宗皋二號,除非是遇到一點棘手的事需要大家一起來討論,不然大事也輪不到費宏來做主。
這大概也是為何費宏會在大禮議問題上,明面上支援楊廷和,暗地裡卻表現出妥協的態度,終於被朱厚熜成功分化瓦解,最後楊廷和闇然離開朝堂,而費宏卻春風得意留在朝中為首輔。
派系之爭,永遠是黨同伐異的那一套,費宏以為自己是楊廷和的人,但楊廷和根本不可能對他報以信任。
此時朝中一番人事任免後,朝堂看似每個坑都有了佔位的蘿蔔,可問題是很多人都不在其位。
要麼奉詔在來京師的路上,要麼跟孫交一樣到了京師也不受命,很多衙門主位都閒置,但並不影響朝廷正常運作。
在朱浩看來,大明朝堂缺了誰都能正常運轉,就算沒皇帝又怎樣?
……
……
七月十八這天。
乃蔣輪自通州回來的日子,他回來後來日還會到朝堂上去一次,跟眾大臣說明自己姐姐在大禮議問題上的態度。
這件事由朱浩安排,朱四在朝會中提出,楊廷和並沒有出言反對。
在楊廷和看來,就算小皇帝不懂事,蔣王妃總不至於會讓兒子胡鬧吧?你兒子現在可是皇帝,難道你這個當母親的不為了兒子的前途著想?會陪著他一起瘋?
既然派了蔣輪去問過蔣王妃的意見,那回來後不妨就借蔣輪這個皇帝舅舅之口,教訓一下不可一世的小皇帝。
聽聽你娘是怎麼說的。
但朱浩就是利用楊廷和以為蔣王妃態度謙和的誤解,把矛盾公開化。
朱浩能想象,讓皇帝聽說母親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要折返安陸,從此之後母子不能相認……朱四痛哭流涕,對著通州的方向跪拜,大臣們不得不跟著一起拜,然後朱四表明皇帝不當了要回去奉養母親,以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到那時場面一定很熱鬧。
看看楊廷和怎麼收場。
這天朱浩沒有去迎蔣輪,而是去見了朱萬宏。
如駱安所言。
最近朱萬宏躲了起來,好像怕被新皇勢力和江彬、錢寧餘黨報復,本來他沒事就喜歡貓著,這下更是把烏龜腦殼都縮了起來,朱浩要找到他可不容易,找人傳話幾天後才見到這個老傢伙。
滿臉鬍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又在教坊司裡混了幾個通宵沒回家。
實際上他的確沒回家,妻兒都不顧,當然朱萬宏在京師有自己的窩。
還是狡兔三窟那種,誰也不知他會睡在那個窩裡。
“大侄子,你可要救救伯父啊,伯父讓人折磨到要瘋了!不如你幫忙上表陛下,就說我朱家不再當錦衣衛,從此後回鄉當個普通人……這日子,太難熬了!”
剛一會面,朱萬宏便開始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