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有條件的堅持己見(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慎聽到弟弟的聲音便有些厭煩。
現在弟弟都還沒考中進士,卻不時為父親做事,楊慎心中一直有根刺,覺得父親對自己的相助不多,甚至有時對自己的信任也沒多少,反而是對舉人出身的弟弟,卻始終信任有加,這讓他心裡很不平衡。
「用修,你先回去,為父回頭再與你商議。」
楊廷和稍作整理,便要去與毛澄會面……要見禮部尚書這級別的官員,在自己的書房可不行,得去正堂,禮數才算充足。
........
..........
楊府正堂,毛澄一臉嚴肅來相見。
等坐下來,單獨敘話,毛澄將朱四將其召到宮中所言,和盤托出:「……陛下重提議禮之事,並以重金厚贈與我,說是請我要在以興獻帝為皇考之事上,多為其出力。」
楊廷和聽了後,眉頭緊鎖。
要知道大禮議之事,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確定後,就未再提及。
誰都覺得,小皇帝在確定興獻王為興獻帝后,也不再苛求,至少給他爹爭取帝名爭來了,只是少了個「皇」字罷了,而且也為其母親爭取了「興獻後」的封號。
這都還不滿足?
居然在這節骨眼兒上,提出要以興獻帝為皇考?
甚至還要加皇帝帝號?
毛澄道:「在聖駕之前,我也是據理力爭,但陛下此番態度堅定,甚至讓司禮監掌印張公公,與我細談不少時候,跟我提及陛下最近經常做夢見到興獻帝,提出仁孝禮數之法,情真意切。」
楊廷和打量毛澄,問道:「你這是何意?「
毛澄苦笑道:「我絕無偏袒之意,天家禮數該如何定,早有定數,只是……陛下這糾纏不休,就怕在朝堂上再將此事提出,又要鬧出偌大的風波。唉!卻也不知陛下為何要這般堅持呢?」
楊廷和道:「這節骨眼兒上,陛下時候挑得也倒準確。」
「哦?」
毛澄望著楊廷和,不知楊廷和為何會有如此論斷。
楊廷和就沒說,現在因為西北軍務緊急,正是需要朝廷上下一心的時候,這時皇帝提出重新議大禮,明顯就是用此來要挾文官,讓文官妥協。
但這明顯是要拿大明的國運來賭,在楊廷和看來,皇帝非常任性胡鬧,一點也沒有明君的風範。
「對了,陛下還跟我提及,說是以右金都御史往內三關去的唐伯虎,從西山調走了一批人隨軍,帶去不少剛鑄造出的火炮、火銃和新式軍械……聽聞西山那邊造了個很大的軍械工場,但因都是內府出的錢,外人很難過問。」毛澄道。
楊廷和皺眉:「陛下為何要對你說這些?「
毛澄一臉無奈:「我又如何知曉呢?總之陛下說都說了……或是陛下覺得,唐伯虎在西北能立下什麼潑天的軍功,以此讓唐伯虎在軍中站穩腳跟,從而獲取西北軍政大權?以此來……威逼利誘?」
毛澄其實也很迷惘,小皇帝這是要幹嘛?
跟我單獨談議大禮的事就算了,還把唐伯虎的事告訴我,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一般,他是覺得我會像孫志同孫老頭那樣遇事三緘其口?
就算我跟楊介夫之間有一些誤會,但有了事,我還是會第一時間來跟楊介夫說啊。
楊廷和琢磨了一下,突然鼻子裡發出冷冷輕嗤的聲音,道:「陛下這是覺得自己翅膀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