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楊老頭也要面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府。
楊慎當晚在自家書房見到父親,他已有多日未曾見到父親身影,過來也是想問問有關劉春入閣之事,畢竟這已是翰林院乃至整個朝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或否有人入閣,誰入閣,你不必理會。」
楊廷和明顯沒心思跟兒子探討。
楊慎道:「可現在陛下已在朝會上提出……若陛下強行推進的話,豈非朝堂不寧?」
楊廷和不耐煩
地擺擺手,道:「為父現在顧不上這些!」
楊慎看到父親手上拿著西北邊關奏報,涉及三邊和宣大等地軍務。
宣大一線,安排彭澤的門生道宣大任總督……
不單純是陳九疇,陳九疇還帶去了一整個總督衙門班底,全都是彭澤的人,等於說宣大一線的兵馬大權現在徹底落到了楊廷和手裡。
但隨著軍務交接完成,陳九疇將更多情況上報,楊廷和才知道前任宣大總督臧鳳在宣大總督任上多麼如履薄冰。
簡直是個爛到不能再爛的爛攤子,府庫嚴重虧空,軍械不足,軍戶逃戶缺籍,邊關城塞和堡壘年久失修,官制混亂……
真不是一兩句話所能概括,這也讓楊廷和深刻地理解到,為何臧鳳要為白羊口一戰中的戰報進行遮掩,因為真到了不能再有絲毫差錯的地步。
要是太平年景倒還好。
可問題是……現在韃靼人知道大明宣大一線已是紙老虎,其襲擾重點從三邊轉移到了宣大。
楊慎問道:「父親可是為宣大戰事發愁?最近京師街面上出現不少內遷商賈,說宣大地面已有小半年時間無法通商,一些土堡經常被韃靼人襲擾,軍戶們沒法出去種地,導致田土荒蕪。有的土堡甚至長期被韃靼人圍困,中斷訊息月餘甚至兩三月……」
楊廷和打量兒子:「此等事,民間也有傳聞?」
顯然楊廷和沒料到,這次西北戰事,牽連如此大,有什麼訊息竟然很快便傳遍京城各處,引發人心浮動。
楊慎道:「還有訊息,說先前那位總督……在宣大時,並未引起什麼亂子,把各方關係平衡得很好,可父親一意孤行,非要拿到宣大軍權,絲毫不顧前方軍情緊急,斷然將臧鳳撤掉,換上了彭尚書的人。」
「許多人都在說,彭尚書這位故交,毫無帶兵能力,任宣大總督,只會令邊疆形勢趨於惡劣。」
「哼!」
楊廷和冷哼一聲,「這是有人刻意在外邊放訊息吧?」
楊廷和不是傻子。
這次宣大軍情,肆無忌憚為民間議論,很可能是有人想借機打壓他楊廷和在朝中的威嚴,為將他趕下臺做準備。
楊慎道:「若有人刻意傳謠,必須儘快遏制源頭,兒的意見,請旨從三邊調撥兵馬,增援宣大一線,如此方能化解宣大一線面臨的巨大壓力。」
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然韃靼人的進攻重點從三邊轉移到了宣大,那就從三邊調兵到宣大,難道韃靼人能集中優勢兵力,我們不會照做?
楊廷和麵色漆黑:「你以為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