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那小子不是有先見之明,還提前預警麼?

真以為自己是神棍呢!

明顯皇帝對朱浩不滿意,讓朱浩去接手燙手山芋,若是查不出什麼結果,那朱浩可能就要受此牽連外調了,純屬「咎由自取

」。

本來很多人就覺得朱浩的神機妙算很令人厭惡,一個少年郎裝什麼高深莫測?現在被反噬,純屬活該,都等著看朱浩笑話呢。

沒人回答。

朱四問楊廷和道:「楊閣老,您老有意見嗎?」

楊廷和本想出言反對,但突然想到什麼,愣了一下,隨即舉起笏板道:「臣附議。」

朱四這才滿意點點頭,臉上還露出些許得意之色,笑道:「那進行下一項吧,還有什麼事,儘快說……」

……

……

朝議結束。

楊廷和沒有往內閣值房去,而是自行出宮。

有關朝鮮使節的事,好像他漠不關心,就算蔣冕追上想跟他說上兩句,他對此卻沒什麼興趣,搖搖頭表示不要煩他,急匆匆出了東安門坐馬車回到家中,第一時間讓人把兒子楊慎叫到自己面前。

「父親,這般鄭重,可是朝中有大事發生?」楊慎以為父親是要問他朝鮮使節被刺殺之事。

楊廷和道:「今日朝堂上,陛下舉止怪異,提到朱敬道時,有意把話題往他身上引……」

楊慎道:「敬道之前警告朝鮮使節完成賀壽後早些離去,此事早已在京城傳開,可能陛下因此而想到他?」

「不對!」

楊廷和搖頭道,「陛下最近經常提到此人,連之前找年輕的翰林進行日講,可能也是為朱浩一人而設。」

「什麼?」

楊慎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楊廷和冷冷道:「為父一直思索,或是陛下背後有何人相助,卻一直未能尋到答案,如今看來,是否有一種可能,此人一直隱藏在你身邊,好似為你做事,但其實卻是從你口中探聽訊息,轉過頭來為陛下做事呢?」

楊廷和一臉嚴肅說出這番話。

從下皇帝登基到現在,楊廷和受小皇帝的氣太多了,很多事情,楊廷和明明覺得以小皇帝的能力,或者說小皇帝初出茅廬,其經驗、資歷和閱歷嚴重不足,應該不會成事,但小皇帝卻能做出很多讓他「拍案叫絕」的舉動。

先是小皇帝登基時,對於六部權力的收攏,和詔獄、京畿戍衛權力的鞏固。

到後來轟轟烈烈的大禮議……

到嘉靖元年,單以拍賣煤礦一事,楊廷和就感受到自己居然被小皇帝利用,以拍賣張家煤礦為契機,居然連帶拍賣新開煤礦,還成功籌措到錢糧,要不是當時他劍走偏鋒,那礦產拍賣的定製可能都要形成。

偶爾被擺上一道,或許覺得這不過是巧合。

而吃癟的次數多了,楊廷和清楚地感受到,小皇帝絕對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背後一定有高人。

思來想去,把皇帝身邊的人研究透了,都沒把這個人找出來,現在他好像終於明白了……從一開始,方向便錯了,不該去在小皇帝身邊找,而應該在自己身邊找。

楊慎苦笑道:「父親是否多慮了?敬道他……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

楊廷和道:「事在人為,不去查又如何清楚呢?此番陛下想以朱敬道調查朝鮮使節遇刺案,怎會這般巧合,陛下偏偏又提到他?而此事,卻是陛下自己主動提出來的。」